时间: 2025-05-07 07:2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2:56
春晴
作者: 陆游 〔宋代〕
柳未吹绵笋未抽,春郊风日正清柔。
疏疏帘影供高卧,袅袅舆竿嬾出游。
无客共谋良夜醉,有花空动故年愁。
云生秖恐还成雨,自向园头听鹁鸠。
春天的晴朗日子里,柳树还没有发芽,竹笋还未探出头,春天的乡野,风和日丽,格外清柔。稀疏的帘影摇曳,正好映衬我在高卧的慵懒,轻轻摆动的舆竿让我不想出门游玩。没有朋友共饮良宵,只能独自面对花开带来的往年愁绪。云朵升起,恐怕又要变成雨,我只好走到园子里,静静听着杜鹃的啼鸣。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和爱国志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作品题材广泛,尤其擅长抒情山水。陆游的生平经历了国家的多次动荡,他的诗作常反映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和往事的感慨,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春晴》以春天的清新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诗的开头两句“柳未吹绵笋未抽”,以极简的语言描绘出春天初始的宁静气氛,仿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机的萌动。接下来的“疏疏帘影供高卧”,则转向了诗人内心的状态,表现出一种慵懒的生活态度,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但又暗含了一种无奈和孤独。
在“无客共谋良夜醉”中,诗人感受到孤独,缺少知音的陪伴,良夜只能独自饮酒,表达了对友情和生活的渴望。最后两句“云生秖恐还成雨,自向园头听鹁鸠”,则引入了自然界的变化,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鹁鸠的啼鸣又增添了一抹悲凉的色彩。
总体而言,诗中通过春日的清新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友谊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生活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哪种植物尚未发芽?
A. 柳
B. 桃
C. 梅
D. 菊
诗人对美好夜晚的渴望表现为什么?
A. 有客共饮
B. 独自饮酒
C. 旅行
D. 看花
诗中提到的鸟是哪种?
A. 燕子
B. 麻雀
C. 鹤
D. 鹁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春晴》与孟浩然的《春晓》均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陆游更强调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孟浩然则更突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陆游的诗中常流露出对时光的感叹,而孟浩然则更专注于自然景色的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