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0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00:45
万钟谁不慕,意气满堂金。
必若枉此道,伤哉非素心。
谁不渴望拥有万钟的财富?志气如同满堂的金光。
如果只为追求这个而虚度人生,那就真是可惜了,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伤害,更是对初心的背叛。
“万钟”常用来形容丰厚的财富,《论语》中提到“君子无故,恤穷”,强调君子应有的道德情操,诗人借此来表达对物质财富的冷静态度,认为人不应只追求金钱而迷失本性。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具有远见卓识,主张变法。
创作背景:诗作写于范仲淹出守桐庐途中,因其政治理想与实际生活的冲突,诗中流露出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思考,以及对初心的坚守。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其七》透过对财富的反思,展现了范仲淹作为一位理想主义者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以“万钟谁不慕”引入,直接抒发出对财富的普遍向往,这种向往在现实中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接下来的“必若枉此道,伤哉非素心”则转向了对这种追求的警醒。他指出,若一味追求财富,最终会迷失自我,忘却了最初的心志。整首诗在行文中表现出一种理性的思考与情感的抒发,告诫世人应警惕物质欲望的诱惑,保持初心,追求更高尚的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该诗用对比手法展示财富的诱惑与初心的珍贵,形成鲜明的反差。运用排比和反问增强了诗句的力度与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警示人们要理性看待财富的追求,保持对理想的忠诚,珍视初心。
诗词测试:
“万钟谁不慕”中的“慕”是什么意思?
A. 忍耐
B. 向往
C. 追逐
诗中“伤哉非素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财富的渴望
B. 对初心的惋惜
C. 对他人的批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