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13:4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13:46:40
有浪即山高,无风还练静。秋宵谁与期,月华三万顷。
有波浪的时候,山显得高大;没有风的时候,湖面平静如镜。在这个秋天的夜晚,谁能与我相约,共享这三万顷的月光?
此诗虽然没有特别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其中“月华”一词常出现在古诗词中,象征着纯洁、美好与宁静的情境。诗中提到的“秋夜”与“月光”也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靖庐,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著称,主张改革,关心民生,作品多以豪放、清新著称。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范仲淹晚年时,正值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之际。诗中表现了他对太湖壮丽景色的赞叹,以及对宁静秋夜的向往,展现出其超然物外的情怀。
《苏州十咏其七·太湖》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自然美与人的情感的交融。开头两句通过对山与水的描写,鲜明地展现出太湖的壮丽与宁静。尤其是“有浪即山高”,生动地描绘了在波涛汹涌时,山峦的雄伟;而“无风还练静”则传达出一种深邃的静谧,仿佛时间都在此刻凝滞。接下来的“秋宵谁与期”则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似乎在诉说着一种孤独感;而“月华三万顷”则用夸张的手法,将月光洒在湖面上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给人以视觉的震撼。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理想伴侣的渴望,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太湖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音的渴望,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有浪即山高”的意思是什么?
“无风还练静”中“练”的意思是?
诗人渴望在秋宵与谁共享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