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4:5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4:51:34
题吴淑妃真子
作者:危稹 〔宋代〕
海静江澄玉雪腮,何年和月下瑶台。
卷中不敢端详看,曾得君王一笑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海面和清澈的江水,像是玉石般的雪白的脸庞,令人想知道是哪一年哪个月的时光,能在瑶台上相会。诗人不敢仔细端详这幅画卷,因为曾经只得到过君王的一笑,这一笑已足够令人心醉神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瑶台”出自古代神话传说,常用以指代仙女居住的地方。诗中提到的“君王一笑”则可以理解为对美人的宠爱,常见于古代宫廷爱情故事。
作者介绍:
危稹,字子华,南宋时期的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清丽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及自然景色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诗人可能通过描写美人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权力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开篇的“海静江澄”勾勒出了一幅宁静清丽的自然图景,给人一种心灵的宁静与舒适;而“玉雪腮”则生动地描绘了吴淑妃的美丽,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美的震撼。接下来的“何年和月下瑶台”则带有一种怀旧与渴望,似乎在追寻一个理想中的时光和地点。最后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对这幅画卷的敬畏,因其美好而不敢直视,暗示着对权力和美丽的复杂情感。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遗憾的叹息,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海静江澄玉雪腮
描绘海面平静,江水清澈,暗示着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对美的渴望,同时将吴淑妃的美丽比作玉石和雪,突显其绝世无双。
何年和月下瑶台
诗人感叹与美人相会的时光,渴望能够回到那个理想的时空,瑶台指代美好的境地,暗含对美好回忆的追寻。
卷中不敢端详看
诗人因对美景的珍惜与敬畏,不敢仔细观看,反映出一种羞涩与对美的珍视。
曾得君王一笑来
君王的微笑如同甘露,给予了诗人无限的遐想,而这一笑也蕴含着权力与宠爱,令人向往。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美好瞬间的感慨,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海静江澄”描述的意象是什么?
A. 喧闹的城市
B. 宁静的自然
C. 战争的场面
“卷中不敢端详看”中,诗人为何不敢看?
A. 因为画卷太丑
B. 因为羞怯与敬畏
C. 因为太黑暗
“君王一笑来”意味着什么?
A. 君王的冷漠
B. 君王的宠爱与温暖
C. 君王的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虽然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人物的美,但危稹的诗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具豪放与洒脱。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