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4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8:43:40
冰蚕吐丝寒玉苍,老龙磨角玄云香,半生食汝充饥肠。
正尔悒悒伤弓亡,一日到眼惊余皇,欲呼未见谁鬣长。
庸奴自愧取不臧,艴然持之走盖藏。
呜呼得失安可常,我不善保遗渠殃,苟能藏之殃而祥。
但随牛后失所当,枯竹尚作神龙骧。
安得石精变化飞堕桑君旁,塞翁失马心清凉。
冰蚕吐出丝来,寒玉般清冷苍翠;老龙磨角,散发出玄云的香气。
我半生食用你,填饱了我的肚子。
正因为如此,我才感到忧伤和惋惜,像是弓箭失去了弦,一天看到你,心中惊慌,想呼喊却不见谁的鬣毛长。
庸奴自愧无法得到好的东西,疲惫不堪地把它藏起来。
呜呼,得失又怎能常在,我不善于保留遗留下来的祸害,若能藏住祸害就能享受安宁。
但随牛后的失落,枯竹依然能做出神龙飞舞。
怎么能让石精变化飞落在桑树旁,塞翁失马的心情却是清凉的。
作者介绍:艾性夫,北宋诗人,擅长于咏物抒情,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具有较强的个性与思想深度。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经历了乱世,内心充满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他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开头提到“冰蚕吐丝寒玉苍”,以冰冷的形象引出诗的主题,暗示了生活的寒冷与孤独。接着,作者通过对“老龙磨角”的描写,传达了岁月的无情与流逝。诗中多次出现“食”、“充饥”等词,暗示了生存的艰难与对物质的依赖,却又隐含了对精神世界的渴求。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得失安可常”的反思,探讨了人生的得失与变迁,表现出一种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尤其在“安得石精变化飞堕桑君旁”一句中,诗人寄希望于变化与重生,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丰富,既有对现实的痛惜,也有对未来的希冀,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变迁,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一种在逆境中寻求希望与安宁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冰蚕”象征什么?
“庸奴自愧取不臧”中的“庸奴”指的是?
“塞翁失马”这个典故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艾性夫的作品更侧重于对内心情感的挖掘,而王维则着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