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7:58
更欲投书吊汨罗,
西风袅袅水增波。
江分梦泽于菟远,
地近芳洲杜若多。
野鸟终年从萃止,
木奴千树正婆娑。
卜居更作终焉计,
华发萧萧奈老何。
我更想写信来吊念汨罗的屈原,
西风轻柔,水面波荡漾。
江水将梦泽与菟草隔得很远,
而芳洲的杜若却是近在咫尺。
野鸟整年都在这里栖息,
千树的木奴正随风摇曳。
我计划在此定居,思考人生的终结,
白发苍苍,却无奈于岁月的流逝。
作者介绍:李纲,字廷美,号山涛,宋代著名词人、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凝练简练,感情深邃,常常表现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李纲被贬谪期间,诗人在旅途中对屈原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他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李纲的这首《自蒲圻临湘趋岳阳道中作十首 其八》,以对屈原的怀念为主线,展示了他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生的感慨。开头两句通过“投书”和“西风”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之情,令人感受到诗人对屈原的深切怀念。第三句“江分梦泽于菟远”则通过地理空间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隔阂,梦泽的遥远与现实的近距离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心中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
接下来的描绘自然景象的句子,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尤其是“木奴千树正婆娑”,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还暗示了生命的流动与变化。最后两句则由自然回归到人生,诗人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表达了对年老与时光流逝的无奈,形成了全诗的情感高潮。
整首诗在自然描写中融入了个人情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展现了李纲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厚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屈原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展现了李纲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纲的《自蒲圻临湘趋岳阳道中作十首 其八》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怀念与无奈
C. 愤怒
“江分梦泽于菟远”中的“梦泽”指的是?
A. 现实
B. 理想与幻梦
C. 自然风景
诗中提到的“木奴”象征着什么?
A. 时光的流逝
B. 生命的变化
C. 个人的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