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山中寄外》

时间: 2025-07-28 09:21:39

诗句

若得共此栖,松菊长携手。

岸上数株松,何须减五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21:39

原文展示:

若得共此栖,松菊长携手。
岸上数株松,何须减五柳。

白话文翻译:

如果能与你一起栖息在这里,愿意与松树和菊花永远相伴。
岸边几株松树,何必去减去那五柳呢?

注释:

  • 若得:如果能得到。
  • 共此栖:一起栖息于此地。
  • 松菊:松树和菊花,此处代表着高洁、坚韧的品格。
  • 携手:手拉手,这里形容亲密的关系。
  • 岸上:岸边,指诗人所处的环境。
  • 数株松:几棵松树,象征长久和坚韧。
  • 五柳:指五柳居士,可能暗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隐逸生活。

典故解析:

“松菊”常用以象征高洁的品格和隐逸的生活,来源于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崇尚。五柳居士是陶渊明的别号,他以隐居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诗人借此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龙辅,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受到后人的称道。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山中,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山中寄外》是一首体现了隐逸思想的诗作。诗中,诗人以自然景物松菊为媒介,表达了对与友人共处的渴望,展现出一种恬淡悠然的生活哲学。开篇的“若得共此栖”透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仿佛在诉说着与知己共享宁静的愿望。紧接着,松菊的意象既是自然的象征,又暗含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岸上数株松”,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更是对自我生存状态的反思。松树常常被视为坚韧和长寿的象征,而“何须减五柳”则是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赞美,传达出一种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描绘出一种宁静而理想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它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山中静谧的气息,也引发对隐逸生活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若得共此栖:表达了一种渴望,希望与朋友或爱人共同栖息在此。
  2. 松菊长携手:寓意与自然和谐共处,松树和菊花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3. 岸上数株松:描绘了自然环境中的松树,象征着坚韧和长久。
  4. 何须减五柳:暗指陶渊明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松菊象征高洁的品格和友谊。
  • 拟人:将松菊描绘成“携手”的伴侣,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友谊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长寿。
  • :象征高洁、清白。
  • 五柳:引申至隐逸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松菊”主要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友谊和高洁
    • C. 权力
  2. 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态度是:

    • A. 否定
    • B. 向往
    • C. 不在乎
  3. “何须减五柳”提到的五柳居士指的是谁?

    • A. 李白
    • B. 陶渊明
    • C. 白居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诗作,表达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比较龙辅的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反映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龙辅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陶渊明则强调了自我归隐的决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陶渊明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疏影 顺河集夜发 疏影 残菊 疏影 题张松溪泰初花影吹笙图 疏影 自题万松深处卷子 疏影 帘 疏影 黄叶 疏影 前题 疏影 秋分日偕吴梦蕉汪子雨石芷卿筱珊叔祖买舟由古荡至留下秋水空明树阴合匝意甚闲适因赋此解 疏影 绿阴和滋伯 疏影 蔡木龛丈庭中有翠云草征诗盈卷复索倚声因填此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矛字旁的字 恺悌君子 响钞 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字头的字 文武差事 意简言赅 违结尾的成语 辛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退息 燕逸 冷嘲热讽 死不要脸 消息盈冲 酝造 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