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5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50:24
念奴娇十一首 其六
作者:李慈铭
病怀无赖,又归期耽误,禁烟时节。黯黯轻阴留薄醉,罗袖夜来寒怯。
烛底新妆,尊前私语,一日都难别。东风心事,流莺多半能说。
还记昔岁初逢,小庭今夜,正映濛濛月。
弹指桃花回作梦,恨事眉头重叠。
燕子光阴,杜鹃乡里,愁把垂杨折。
相怜南望,吴山天际如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因病而感到无奈,返程的时间又被耽搁,正值禁烟的时节。黯淡的轻阴让人感到微醉,夜来罗袖寒意袭人。烛下新妆,酒前私语,竟然一天都难以分别。东风带着心事,流莺多半能够倾诉。还记得往年初次相逢,小庭今夜,正映着朦胧的月光。弹指间桃花又回作梦,心头的忧恨重叠不已。燕子光阴,杜鹃在乡里,愁苦着把垂杨折断。相互怜惜南望,吴山天际如同白发。
作者介绍:李慈铭(生卒年不详),清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辞藻而著称。其词作常以个人情感为主线,融入自然景物,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抒情风格。
创作背景:此首词写于清代,正值诗人经历病痛及思乡之情,表达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往昔的回忆,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渺茫。
李慈铭的《念奴娇十一首 其六》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而给人深刻的印象。诗中通过对病痛的描绘,表现了人对于生命无奈的感慨。他以“病怀无赖”开篇,直接道出自己的困境,随后描绘春天的景色与个人情感交织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夜晚的寒意和微醉的状态,增添了诗的愁绪。
作者通过细腻的意象,如“烛底新妆”、“流莺多半能说”,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挣扎与渴望,同时又渗透出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尤其是“还记昔岁初逢”一句,既是对往昔美好的回忆,也反映出对当前孤独的强烈对比,令人倍感惆怅。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的结合,构建了一幅春夜的忧伤画卷。诗人在感叹时间流逝与爱恋无果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深沉的情感让人无法忘怀。
逐句解析:
病怀无赖,又归期耽误,禁烟时节:
黯黯轻阴留薄醉,罗袖夜来寒怯:
烛底新妆,尊前私语,一日都难别:
东风心事,流莺多半能说:
还记昔岁初逢,小庭今夜,正映濛濛月:
弹指桃花回作梦,恨事眉头重叠:
燕子光阴,杜鹃乡里,愁把垂杨折:
相怜南望,吴山天际如发: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病痛、思乡与时光的流逝展开,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生命无奈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慈铭的《念奴娇十一首 其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乡愁
B. 战斗精神
C. 对春天的赞美
D. 对历史的批判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恐惧
C. 战争
D. 自然灾害
诗中“罗袖夜来寒怯”的意思是:
A. 衣袖轻薄,感到寒冷
B. 衣袖美丽
C. 衣袖沉重
D. 衣袖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慈铭的《念奴娇十一首 其六》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和爱情的渴望,但李慈铭更强调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辛弃疾则更多地展现了豪情与壮志。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李慈铭的《念奴娇十一首 其六》,并感受到其细腻的情感表达与深刻的生命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