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5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59:48
念奴娇十一首 其八
作者:李慈铭 〔清代〕
镜湖八百,把轻烟软翠,荡成词境。
玉笛一声云外起,吹得鸳鸯都醒。
钿枕盟香,珊奁偎月,总是诗禅影。
风情何似,露痕凉堕花顶。
一自春水悠然,碧山老去,零落闲金粉。
牙板铜琶都歇绝,寂寞鱼龙谁听。
试谱冰弦,遍传莲女,唱彻江天迥。
苧萝溪上,万峰同斗妆靓。
这首诗描绘了镜湖的美丽景色,轻烟和翠色交织成了一幅美妙的诗意画面。远处传来玉笛声,唤醒了沉睡的鸳鸯。钿枕散发着香气,珊瑚妆奁依偎在月光下,都是诗与禅的影像。这样的风情与花顶上的露珠凉痕相比又如何呢?自从春水缓缓流淌,碧山渐渐老去,金粉随风飘零,变得闲散了。牙板和铜琶停止了演奏,寂寞的鱼龙又有谁来倾听呢?我试着谱写冰冷的弦音,希望让莲女的歌声传遍江天的遥远。苧萝溪上,万峰在美丽的妆扮中争相斗艳。
作者介绍
李慈铭,清代诗人,以其优美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富有情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热衷于诗词创作和吟唱的时期。李慈铭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感悟。
这首诗以镜湖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烟雾缭绕、充满诗意的自然场景。开篇用“镜湖八百”引入,既强调了湖的广阔,也暗示了其美丽。接着,音符的出现让整个场景生动起来,玉笛声如同音乐的灵魂,唤醒了湖中的鸳鸯,象征着爱情的觉醒。钿枕和珊奁的描写则突出了诗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心境。
随后,诗人借助春水和碧山的悠然流逝,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流逝。金粉的零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和人生的无常。接着,诗人提到“牙板铜琶都歇绝”,暗示着孤独和寂寞,似乎在询问,谁能倾听这份寂寞的心声。最后,诗人试图谱写出冰冷的旋律,希望莲女的歌声能够传遍遥远的江天,为这份寂寞带来一丝温暖。
整首诗在意境上极为细腻,通过自然景物与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镜湖八百,把轻烟软翠,荡成词境。
描述镜湖的宽广与美丽,轻烟与翠色交融,形成了如诗般的境界。
玉笛一声云外起,吹得鸳鸯都醒。
远处传来的玉笛声唤醒了鸳鸯,表现出音乐的魅力。
钿枕盟香,珊奁偎月,总是诗禅影。
描述钿枕的香气和珊奁的美丽,象征着诗意与禅意的结合。
风情何似,露痕凉堕花顶。
反问当前的景象与露水的清凉和花瓣的飘落有何相似之处。
一自春水悠然,碧山老去,零落闲金粉。
表达春水的悠然流淌与碧山的岁月流逝,金粉的飘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牙板铜琶都歇绝,寂寞鱼龙谁听。
音乐的停止带来了寂寞,问谁来倾听这些孤独的声音。
试谱冰弦,遍传莲女,唱彻江天迥。
试图谱写新的旋律,希望莲女的歌声传遍远方的江天。
苧萝溪上,万峰同斗妆靓。
描绘苧萝溪上万山竞相斗艳的美丽景象,象征自然的绚烂。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音乐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反映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是对生命意义深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镜湖”象征着什么?
A. 宁静与美丽
B. 生命的流逝
C. 友谊的珍贵
D. 音乐的魅力
“玉笛一声云外起,吹得鸳鸯都醒”中,鸳鸯的“醒”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开始
B. 爱情的觉醒
C. 自然的和谐
D. 时间的流逝
诗中提到的“寂寞鱼龙谁听”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与无奈
B. 快乐与满足
C. 热情与友爱
D. 忧伤与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