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0:03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
作者: 司马光
齿簿去悠悠,西效乱叶秋。
旐翻寒日薄,笳咽断云悉。
吊客门飞鹤,佳城山卧牛。
灵车今不返,洧水日东流。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诗句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象征着离别和哀伤。
“齿簿去悠悠”意指岁月流逝,时间如白驹过隙;“西效乱叶秋”则描绘了秋天树叶飘落的凄凉场景。接下来的“旐翻寒日薄”表现了寒风中旗帜的摇动,似乎在诉说着哀伤的情绪。
“笳咽断云悉”是描绘吹奏乐器的声音在云间回响,意在渲染悲伤的气氛。
“吊客门飞鹤”则象征着送别的宾客如鹤般飞去,体现出对逝者的哀悼。
“佳城山卧牛”表现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与前面的悲伤形成对比。
最后的“灵车今不返,洧水日东流”则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灵车已不再返回,象征着生命的终结,洧水东流象征着时间的不停流逝。
“洧水日东流”中的“洧水”出自《诗经》,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时间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擅长诗词,风格凝练清新。
此诗是司马光为悼念太子太傅康靖李公而作。在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个人与历史的关系尤为深刻,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深深的怀念与惋惜。开头通过“齿簿”和“西效”两个意象,便渲染出一种孤寂和沉重的气氛,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接着用“旐翻寒日薄”描绘了一个秋日的萧瑟场景,进一步加强了离别的氛围。
诗中运用乐器“笳”的声音来传达哀伤,生动地表现出送别的情景。后半部分通过“灵车今不返”直接揭示了生命的终结,而“洧水日东流”则让人反思生命的流逝与不可逆转。整首诗在技法上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使得情感更为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逝去的哀悼,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诗中“齿簿”指的是什么?
“笳咽断云悉”中“笳”指的是什么乐器?
诗中提到的“灵车”象征什么?
杜甫的《秋夕》与司马光的《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都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象,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而司马光则更注重对人情的表现,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