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放鹦鹉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30 01:38:15

诗句

野性思归久,笼樊今始开。

虽知主恩厚,何日肯重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38:15

原文展示

放鹦鹉二首 其一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野性思归久,笼樊今始开。
虽知主恩厚,何日肯重来。


白话文翻译

这只鹦鹉在野外流浪已久,今天终于打开了笼子的栅栏。虽然我知道它的主人恩情深厚,但它何时才会愿意回来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野性:指动物的本性,尤其是指在野外生活的习性。
  • 思归:思念归去,渴望回到原来的地方。
  • 笼樊:笼子和栅栏,指关住鹦鹉的地方。
  • 主恩厚:指主人对鹦鹉的恩宠和照顾。
  • 重来:再次回来,回到主人身边。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表达了对自由和归属的深刻思考,反映了诗人对动物本性的理解和对情感的把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冲之,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治国理政,崇尚儒学,其诗词风格清新质朴。

创作背景
《放鹦鹉二首》创作于宋代,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归属的思考。鹦鹉作为宠物,象征着被圈养的生命,诗歌透过鹦鹉的视角反映了人对自然、自由及情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放鹦鹉二首 其一》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由的渴望与对被囚禁者的同情。开头两句“野性思归久,笼樊今始开”,通过鹦鹉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失去自由后的无奈与向往。鹦鹉原本是自由的生灵,如今却被关在笼中,长久以来思念着广阔的天地。笼子的开启似乎给了它一个重获自由的机会,但“虽知主恩厚,何日肯重来”却显露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尽管主人对鹦鹉恩重如山,但对自由的向往总是无法被束缚。整首诗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主人的感激,也有对自由的渴望,深刻而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野性思归久:鹦鹉在野外流浪已久,表现了其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思念。
  • 笼樊今始开:笼子的栅栏终于打开,这个时刻象征着自由的来临。
  • 虽知主恩厚:诗人意识到主人对鹦鹉的深厚情义,表达出一种感激之情。
  • 何日肯重来:对鹦鹉未来是否会回归的疑问,显露出对自由和归属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拟人:鹦鹉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如思念、渴望等,使得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前后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鹦鹉的视角探讨了自由与归属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人际关爱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鹦鹉:象征着被束缚的生命,代表了自由的渴望。
  • 笼子:象征约束,暗示对自由的限制。
  • 野性:代表自然与自由,反映内心深处对归属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野性思归”是什么意思?
    A. 思念野外的生活
    B. 思念主人
    C. 渴望被关在笼子里
    答案:A

  2. 诗人对鹦鹉的情感是怎样的?
    A. 完全无情
    B. 有感激也有无奈
    C. 不在乎
    答案:B

  3. 诗中“何日肯重来”的意思是什么?
    A. 询问鹦鹉的归期
    B. 询问主人
    C. 询问其他动物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体现了对自由与归属的思考。
  • 李白的《赠汪伦》:描述了友情与思念,表达情感的深邃。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司马光的这首诗更为内敛,李白的作品则是对豪放人生的追求,展现了两者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资治通鉴》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长相思 其一 春雨 长相思 长相思 长相思 咏双獾佩 长相思 眉州苏祠 长相思 长相思慢 和片玉词 长相思 寄外 长相思 雨夜怀阿嫂 长相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徒手 守钱奴 盛水不漏 文螺 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东挪西借 心存目替 包含悲的词语有哪些 几字旁的字 赐茅授土 永安宫 丨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玉关情 用字旁的字 春山如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