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0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07:29
《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
作者:刘商 〔唐代〕
巴人远从荆山客,
回首荆山楚云隔。
思归夜唱竹枝歌,
庭槐叶落秋风多。
曲中历历叙乡土,
乡思绵绵楚词古。
身骑吴牛不畏虎,
手提蓑笠欺风雨。
猿啼日暮江岸边,
绿芜连山水连天。
来时十三今十五,
一成新衣已再补。
鸿雁南飞报邻伍,
在家欢乐辞家苦。
天晴露白钟漏迟,
泪痕满面看竹枝。
曲终寒竹风袅袅,
西方落日东方晓。
巴人远道而来是荆山的客人,
回头望去荆山与楚地的云朵隔着。
他思念故乡,在夜里唱着竹枝歌,
庭院中的槐树叶子在秋风中纷纷落下。
歌声中清晰地描绘着故土,
乡愁绵延不绝,楚地的古老歌谣。
他骑着吴牛毫不畏惧猛虎,
手提蓑衣和笠帽抵挡风雨。
猿声在日暮时分回荡在江边,
绿草连绵起伏,水天相接。
来时十三岁,如今已十五,
新衣只缝补了一次。
鸿雁南飞向邻居传递消息,
在家时是欢乐,离家却充满苦楚。
天晴时露水晶莹,钟漏声显得迟缓,
泪痕满面凝视着竹枝。
歌声结束,寒竹在风中轻轻摇曳,
西方的落日和东方的曙光交替升起。
作者介绍:刘商,字子云,唐代诗人,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描写乡思和自然景色。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安定、经济繁荣之际,但诗中却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乡愁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是一首具有浓厚乡愁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以巴人远道而来,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在秋夜中,听到巴童唱的竹枝歌,诗人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乡土情结。通过描绘秋风中的槐叶、猿啼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美丽的氛围。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乡思的绵绵不绝,表现出对故土的深厚感情。
诗中还透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诗人骑着吴牛,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提着蓑笠抵挡风雨,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中通过鸿雁南飞的意象,表达了对邻里、朋友的思念,表现出人们在离家时的愁苦和在家时的欢乐,体现了对人际关系的关注。最后,随着竹枝歌的结束,寒竹在风中摇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巴人乡愁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思念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人们在异乡生活的孤独与苦楚,具有普遍性和共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巴人”指的是哪个地区的人?
“思归夜唱竹枝歌”中,夜晚唱的歌曲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鸿雁”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