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5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50:00
扶风歌
作者: 刘琨 〔魏晋〕
南山石嵬嵬,
松柏何离离。
上枝拂青云,
中心十数围。
洛阳发中梁,
松树窃自悲。
斧锯截是松,
松树东西摧。
特作四轮车,
载至洛阳宫。
观者莫不叹,
问是何山材。
谁能刻镂此,
公输与鲁班。
被之用丹漆,
熏用苏合香。
本自南山松,
今为宫殿梁。
这首诗描绘了南山上的松树,巍峨挺拔,枝叶繁茂。它的枝条轻拂着青云,中心的树木十数围绕,生机勃勃。然而,松树在被砍伐后却感到悲伤。斧头和锯子将其截断,松树的躯体被分为东西两部分。最终,这些木材制成四轮车,送往洛阳的宫殿。观者无不感叹,询问这是什么山上的木材。谁又能将其雕刻得如此精美呢?公输般和鲁班这两位工匠,使用了丹漆,熏制了苏合香。这些木材原本来自南山,如今却成为了华丽宫殿的梁柱。
作者介绍:刘琨,字子骏,魏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政治家,曾任东海太守。他在文学上以咏物抒情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刘琨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类活动破坏自然的忧虑。诗中以松树为主角,表达了对被砍伐的松树的同情,折射出当时社会对自然资源的无情开采。
《扶风歌》以松树为主线,展现出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冲突,诗歌从松树的生长描绘到其被砍伐后所感受到的悲哀,情感真挚而深沉。诗的开头以“南山石嵬嵬”描绘出高耸的山石和生生不息的松柏,形成了自然的美好景象。接着,松树的悲哀和被砍伐的无奈让人感到一丝悲凉,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松树的命运与人类的贪婪相对比,突显出自然的脆弱与人类行为的自私。
诗中提到“特作四轮车,载至洛阳宫”,这不仅是对松树命运的描述,更暗示了人类社会繁华背后对自然的牺牲,令人深思。而最后提到的工匠公输与鲁班的雕刻技艺,反映了人类智慧的同时,也让人对木材的珍贵和被利用感到叹息。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深刻表达了对生态环境破坏的警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尊重与珍惜,警示人们应当反思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松柏”代表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工匠是__与___。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对自然的无情破坏。(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对比,刘琨的《扶风歌》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对自然的破坏和人类责任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地在抒发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二者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