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9:0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9:00:11
几度云峰策杖过,
传闻遗蜕此山阿。
虚坛昼静鸣枞桧,
古洞春深长薜萝。
千岁猿猱缘树上,
一群麂鹿出山多。
丹池药鼎今陈迹,
笙鹤飘飖竟若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几次在云雾缭绕的山峰间游览,听闻这里曾有隐士修炼的传说。山中静谧的坛上,松柏轻声摇曳,古老的洞穴里春意盎然,繁茂的薜荔藤蔓生长。千年老猿在树上攀爬,一群麂鹿频繁出山觅食。曾经的丹池和药鼎如今只留下遗迹,飘然的笙鹤又在此处何去何从呢?
孙先振,清代诗人,生于文人世家,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展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抱黄洞》诗作是在孙先振游历黄山时创作的,诗人被黄山的奇丽景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文遗迹的思考。
《抱黄洞》是一首极具山水意境的诗作,诗人在云峰之间游历,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神秘。诗中的“几度云峰策杖过”开篇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带有一种游历的闲适感。接着,诗人通过“传闻遗蜕此山阿”引入了文化与历史的深度,暗示了这里曾有隐士的修炼与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
“虚坛昼静鸣枞桧”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松柏间的鸣声更是增添了诗的韵律感。“古洞春深长薜萝”则呈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繁茂,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延续。随后描写的千岁猿猱和麂鹿的生动场景,展示了山中生物的灵动,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
最后两句“丹池药鼎今陈迹,笙鹤飘飖竟若何”则引发了诗人对历史与生命的思考,既有对昔日修炼者的追念,也有对未来的无限遐想。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历史的反思,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呈现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答案:1-B; 2-B; 3-C
可以对比孙先振的《抱黄洞》与王维的《山中杂诗》,两者均描绘了自然风光,但王维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孙先振则更突出历史与文化的交融,表现出的情感基调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