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3:25
草色青青入烧痕,登临何处暗销魂。
应怜野老无拘缚,种竹栽花教子孙。
草色青青映衬着烧焦的痕迹,登高望远又何处能消解心中的忧愁?想必是怜惜那无拘无束的老农,他在这里种竹栽花,教导着子孙后代。
此诗中提到的“野老”常用来指代居住在乡村的老年人,代表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寓意着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羁绊的超脱。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活在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时代。他的诗风多关注自然和乡村生活,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这首诗作于王之道游历舒蕲之时,受到自然景色与乡村生活的启发,诗人在体验自然之美的同时,感受到人们在生活中所承受的困扰与烦恼。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头一句“草色青青入烧痕”,用鲜明的色彩对比,表现出在自然生机中的一丝悲凉,似乎在提醒人们,生命的脆弱与过往的伤痛。而“登临何处暗销魂”则引发了诗人的思考,尽管身处美丽的自然之中,心灵的忧愁却无法摆脱,这种情感的纠结引人深思。末尾的“应怜野老无拘缚,种竹栽花教子孙”则表达出一种对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农民传承自然与生命智慧的赞美。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融入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乡土情怀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表现出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传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珍视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草色青青”主要表现了什么?
“应怜野老无拘缚”中的“无拘缚”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登临何处暗销魂”的情感表现了什么?
与王之道的诗相比,李白在《静夜思》中通过月光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孟浩然的《春晓》则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两者在主题上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