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4:13
长相思·风凄凄
作者: 王之道
风凄凄。雨霏霏。风雨夜寒人别离。梦回还自疑。蛩声悲。漏声迟。一点青灯明更微。照人双泪垂。
凄厉的风在吹,细细的雨在飘。寒冷的风雨之夜,令人别离。梦中回到那段时光,却又不敢相信。蟋蟀的声音悲切,漏壶的滴声缓慢。微弱的青灯光照耀着,映照出我两行泪水。
典故解析:诗中提到的青灯常常与孤寂、思念相联系,象征着人在黑夜中独自思念亲人的心情。蛩声也常常用来表达离愁别绪。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擅长抒发个人的离愁别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因与心爱之人离别,内心充满了思念与怅惘,借助自然景象表达自己的孤独与无奈。
《长相思·风凄凄》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抒情诗,开篇以“风凄凄,雨霏霏”展现出凄凉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寒冷和孤独的氛围。诗中通过对风雨夜景的描绘,引发了对离别的思索和对往昔的怀念。诗人以梦境作为情感的转折,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渴望与怀疑,突出了一种对失去的无可奈何。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了深切的思念。青灯的微光和滴漏的声音进一步加强了孤独的情绪,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只有泪水在默默流淌。整首诗通过风雨、梦境、灯光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情感世界,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风凄凄。雨霏霏。
描绘了一个寒冷潮湿的夜晚,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风雨夜寒人别离。
表达了因风雨而引起的离别,进一步渲染了孤独感。
梦回还自疑。
在梦中回到过去,却又怀疑梦境的真实性,表现了对现实的迷茫。
蛩声悲。漏声迟。
蟋蟀悲鸣,漏水声缓慢,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悲伤。
一点青灯明更微。
微弱的灯光象征着孤独和无助,映照出诗人的泪水。
照人双泪垂。
最后一句以泪水结束,强化了悲伤的情感。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离别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孤独感,反映了人们在自然环境中所感受到的情感共鸣。
诗词测试:
《长相思·风凄凄》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之道
C. 杜甫
D. 陶渊明
诗中提到的“蛩声”指的是什么声音?
A. 鸟鸣
B. 蟋蟀的叫声
C. 风声
D. 雨声
“一点青灯明更微”中“青灯”象征什么?
A. 希望
B. 孤独
C. 快乐
D. 安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道的《长相思·风凄凄》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离愁别恨,前者更侧重于孤独的环境描绘,而后者则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流露。两首诗在意象上各具特色,但都传达出深切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