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5:10
西走漫偿行脚债,
南游聊勘坐禅翁。
不知色力能强健,
又复观潮过浙东。
这首诗的意思是:
向西走去,漫无目的地偿还行脚的债务;
向南游玩,随意去探访坐禅的老者。
不知道身体的力量能否增强,
又再次观赏潮水涌动,流过浙江东部。
这首诗中提到的“行脚债”与佛教文化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僧侣对于修行和生活的态度。坐禅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强调内心的宁静和觉悟。浙江的潮水则是自然景象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观察和思考。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佛教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观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王之道进行东游时的感悟与记录,表达了他对修行、生活和自然的思考。
《送浮屠宗立东游二首》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修行者的游历与思考。诗的开头提到“西走漫偿行脚债”,表明了对过去生活的反思与责任,显示出一种对生活的坦然与接受。而“南游聊勘坐禅翁”则引入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向往。接下来的两句则带有一种哲学思考,质疑身体的强健与精神的超脱之间的关系,暗示了修行的艰辛与探索的必要。最后一句“又复观潮过浙东”,以自然景象作为收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在意象上融合了自然与人文,情感上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修行与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坐禅翁”指的是谁?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道的诗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人生的感慨与自然的观察,但王之道更侧重于修行与内心的探索,而白居易则更多地描绘了离别的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