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花褐裘》

时间: 2025-04-16 09:31:18

诗句

对织芭蕉雪毳新,长缝双袖窄裁身。

到头须向边城著,消杀秋风称猎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09:31:18

原文展示:

花褐裘
——王建

对织芭蕉雪毳新,
长缝双袖窄裁身。
到头须向边城著,
消杀秋风称猎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件新织的芭蕉雪毳外衣,外衣的袖子宽大而身裁较窄。诗人打算在边城穿上这件衣服,借此抵御秋风,成为打猎时的英俊猎人。

注释:

  • 芭蕉:一种植物,叶子宽大,常用于制作衣物。
  • 雪毳:指如雪般洁白的细腻织物,通常用于形容衣物的颜色和质地。
  • 边城:指边远的城镇,可能与边疆生活相关。
  • 猎尘:指打猎时的尘土,可能暗示着打猎生活的艰辛与荣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字仲舒,唐代诗人,生于约公元770年,卒于840年,曾任职于朝廷,后渐隐于世。王建以其清新流畅的诗风和细腻的生活描写而著称,尤其擅长描绘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王建生活的繁荣时期,诗人可能受到当时边疆战争的影响,透过个人的生活体验表达对边城生活的向往和对猎人的敬仰。

诗歌鉴赏:

《花褐裘》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衣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猎人生活的向往与憧憬。诗的开头“对织芭蕉雪毳新”,不仅描绘了新衣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新生活的期待。随着“长缝双袖窄裁身”的出现,诗人以衣物的特征传达出一种简约而不失优雅的生活态度。

在后两句中,“到头须向边城著,消杀秋风称猎尘”,诗人明确表达了他打算在边城生活并投入到猎人的行列中,以此抵御秋风,体现出一种勇敢和决然的态度。整体来看,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从容而又期待的生活态度,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对织芭蕉雪毳新:讲述新衣的材质与颜色,给人一种清新、洁净的感觉。
  • 长缝双袖窄裁身:描述衣物的剪裁,细致入微,展现出一种精致的生活态度。
  • 到头须向边城著:表达了诗人想要去边城生活的决心。
  • 消杀秋风称猎尘:暗示着边城生活的艰辛与猎人生活的荣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长缝双袖窄裁身”,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雪毳”形象地传达出衣物的细腻与美丽。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由和猎人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新衣的描绘,反映出一种勇敢、积极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芭蕉:象征着自然与纯洁。
  • 雪毳:象征着美丽与细腻。
  • 边城:象征着边疆生活的勇敢与挑战。
  • 猎尘:象征着自由与冒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建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2. “对织芭蕉雪毳新”中的“雪毳”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织物
    • C. 一种动物
  3. 诗中提到的边城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自由与挑战
    • C. 宁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可对比王建的《花褐裘》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生活的关系,但王建注重细腻的生活描写,而白居易则更多表现出人生哲理和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建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乘叔羽寺丞持节淮东二首 仲良见和再和谢焉四首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 神堂铺前桃花 永和遇风 和张倅子仪送鞓红魏紫崇宁红醉西施四种牡丹二首 其二 桑茶坑道中八首 江西道院集送吉州太守朱子渊造朝二首 张尉惠诗和韵谢之三首 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井肆 包含衔的成语 鼓励 包含武的成语 釆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进善退恶 黽字旁的字 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齿牙之猾 鸿篇钜制 斩钉截铁 高朋满座 疑滞 震聋发聩 舌字旁的字 韬晦待时 包含季的词语有哪些 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