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3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35:28
钵囊已妥何山夏,
千顷堂前又饱参。
仙裹未须求七七,
禅中聊共说三三。
远师今日宜同社,
弥勒它年可共龛。
不见生公讲经处,
至今花雨落毵毵。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离别,回忆起山中生活的宁静与禅意。作者提到已经准备好的钵囊,意味着出行的准备,夏天的山中景色令人陶醉。堂前的千顷美景让人心满意足,虽然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不必太过执着,但在禅中与友人闲聊,似乎更为重要。远道而来的师友今日可以聚在一起,未来有希望与弥勒菩萨共同修行。然而,生公的讲经之地已不再见,唯有花雨飘落,似乎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
作者介绍:葛立方,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诗歌表现禅意与自然的结合,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与友人分别之际,表现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以及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反映出当时文人对人生哲理和宗教思想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与哲思,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宁静与和谐的心境。钵囊的准备和千顷堂前的美景,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而“仙裹未须求七七”的句子则表现了一种对世俗功名的淡然态度。诗中提到的弥勒菩萨,象征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而“花雨落毵毵”则以意象丰富的自然景观,表现了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美好。
在情感基调上,诗人将离别之 sorrow 与对未来的希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的思考。整体看来,此诗在简单的叙述中蕴含了深邃的哲理与对生命的感悟,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与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和意象丰富的手法,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哲理的思考交织,形成了优美的意境。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离别为线索,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远师”指的是谁?
“钵囊已妥何山夏”中“钵囊”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生公”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