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2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1:39
念奴娇 邺城感怀寄纬云都下
作者:陈维崧
漳河南下,被浪花打散邺宫遗事。
总是英雄儿女恨,酿就千年霸气。
冯淑妃来,慕容廆去,谁问他曹魏。
铜台绣瓦,至今换作残垒。
白头来到中原,吴钩醉舞,不耐涛声沸。
春雁成行都北往,只剩离鸿一对。
一滞吴关,一留赵郡,夜冷那能睡。
阑干拍遍,凄然长念阿纬。
全诗翻译:
漳河流向南方,浪花将邺宫的往事冲散。
这些都是英雄儿女的怨恨,酿成了千年的霸气。
冯淑妃来,慕容廆去,谁还在问曹魏的事情?
铜台绣瓦,如今只剩下残垒。
我白头来到中原,吴钩舞动,无法忍受涛声的轰鸣。
春雁成群向北飞去,只剩下一对孤雁。
在吴关滞留,留在赵郡,夜深人静怎么能入睡?
我在栏杆上拍打,凄然地长久思念阿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维崧,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多变,作品常表现个人情感与历史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诗人或因身处战乱与变迁之中,感慨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孤独,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这首《念奴娇 邺城感怀寄纬云都下》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开篇即以“漳河南下,被浪花打散邺宫遗事”引入,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与时光的流逝。邺宫作为古代权力的象征,今天只剩下残垒,反映出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英雄儿女恨”,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他们辉煌过往的缅怀,也有对他们命运的惋惜。通过“冯淑妃来,慕容廆去”的对比,诗人揭示出历史的无常与人物的浮沉。铜台绣瓦的华丽今已成为废墟,映衬出英雄豪杰的短暂与历史的沉重。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转向个人情感,诗人白头之时来到中原,面对吴钩的舞动与涛声的轰鸣,感到内心的孤独与难耐。尤其是“春雁成行都北往,只剩离鸿一对”,以孤雁象征离别之痛,更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夜深人静中,诗人难以入睡,凄然地思念阿纬,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个人情感的倾诉,表达了强烈的孤独感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勾勒出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孤独,形成了一幅动人的历史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历史的变迁为主线,结合个人情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与对孤独的深刻思考,反映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情感的思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诗词测试:
选择题:本诗中提到的“邺宫”象征什么?
A. 自然风光
B. 权力的辉煌
C. 个人情感
D. 文化传统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春雁成行都北往,只剩____一对”反映了诗人的____感。
判断题:诗中“阑干拍遍,凄然长念阿纬”表达了诗人对阿纬的怀念。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