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7:04
作者:黄永 〔清代〕
振衣千仞,便身如遗世,超然独立。
万顷银涛生足下,缥缈片帆风力。
地下埋金,波间浮玉,天半撑孤壁。
钓鱼台畔,一竿烟际孤植。
巍然砥柱中流,人工鬼斧,谁捧青莲出。
纵翅扶摇须直上,到此长风一息。
激水三千,去天尺五,独矫翚飞翼。
扁舟回顾,江心一点卷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金山游览时的感受。他身穿衣服,仿佛可以飞升到千仞高空,超然于世俗之外。脚下是万顷的银色波涛,远处有几只帆船,犹如轻纱般漂浮。大地埋藏着金子,波间浮现着玉石,天空一半支撑着孤独的山壁。在钓鱼台边,一根钓竿孤独地矗立在烟雾弥漫的远方。巍峨的金山如同中流砥柱,谁能用鬼斧神工捧出青莲呢?我想要展翅高飞,一直飞向更高的天空,来到这里,长风轻轻一息。激流奔腾,去天的高度尺五,独自矫翚飞翔。回望扁舟,江心中只有一处卷起的石头。
这首《念奴娇·金山游眺》通过生动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金山游览时的感受与思考。开篇“振衣千仞”即以豪放的姿态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种超然的境界。诗人身处于万顷波涛之上,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随后,诗人以“地下埋金,波间浮玉”的意象,表现出自然的富饶与美丽,进一步加深了对景色的描绘。
诗中“巍然砥柱中流,人工鬼斧”一联,展现了金山的雄伟与神奇,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最后,诗人以“扁舟回顾,江心一点卷石”收尾,既回顾了壮丽的景致,又引发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在意境上构建了一个高远、清新、超脱的世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对人生理想与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自由与超然境界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与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万顷银涛”指的是什么?
A. 大海的宽广
B. 山川的壮丽
C. 天空的辽阔
“谁捧青莲出”中的“青莲”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理想与高洁
C. 自然的力量
诗中表现诗人超然物外心境的句子是?
A. “振衣千仞”
B. “激水三千”
C. “扁舟回顾”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