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念奴娇 其十八 中秋,次其年韵》

时间: 2025-05-09 00:29:16

诗句

秋分佳夕,怪轻云薄雾、朦朦凉月。

一片啼螀生破壁,徙倚寸心如结。

天柱峰头,庾公楼上,应有蟾蜍出。

自伤孤影,萧萧偏照华发。

谁令万方频惊,六鳌徒立,恍惚烟霆掣。

青炽旗亭歌吹冷,顿砌九逵冰雪。

布幕低张,浊醪细酌,试把霜螯裂。

尧阶蓂荚,有无开落丹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9:16

原文展示

秋分佳夕,怪轻云薄雾朦朦凉月。一片啼螀生破壁,徙倚寸心如结。天柱峰头,庾公楼上,应有蟾蜍出。自伤孤影,萧萧偏照华发。谁令万方频惊,六鳌徒立,恍惚烟霆掣。青炽旗亭歌吹冷,顿砌九逵冰雪。布幕低张,浊醪细酌,试把霜螯裂。尧阶蓂荚,有无开落丹阙。

白话文翻译

在这秋分的美好夜晚,薄薄的云雾笼罩着清凉的月亮。墙角传来一声声蟋蟀的啼叫,我在心中徘徊,如同心结一般。天柱峰的顶端,庾公楼上,应该有蟾蜍在出没。我独自感伤,孤影在萧萧的月光下映照着我的白发。是谁让万方都频频惊动,六鳌徒立在那儿,恍惚中似乎有烟霆掣动。青炽的旗亭歌声冷清,顿时仿佛化成了冰雪。帐幕低垂,浊酒细酌,我试着撕开霜螯。尧阶的蓂荚,似乎在丹阙上有或无地开落。

注释

  • 佳夕:美好的夜晚。
  • 啼螀:蟋蟀的叫声。
  • 寸心如结:心中郁结的情感。
  • 天柱峰:指高山,象征着高远。
  • 庾公楼:庾信的楼,庾信是南朝文学家。
  • 孤影:孤独的身影。
  • 华发:白发。
  • 六鳌:指东海的六个神龟,象征高大。
  • 烟霆:云烟和雷霆,形容景象的迷离。
  • 青炽:形容颜色鲜艳。
  • 浊醪:指浑浊的酒。
  • 霜螯:霜冻的蟹钳,暗示寒冷的季节。
  • 尧阶蓂荚:指尧帝的台阶上生长的蓂荚植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清标,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中秋时节,正值秋分,诗人在这个象征团圆的节日里,感受到孤独与思念,借月色和蟋蟀的声音表达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念奴娇》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丽与孤独。诗的开篇以“秋分佳夕”引入,描绘出一个清凉的夜晚,薄雾轻云笼罩着明月,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蟋蟀的啼叫声响起,诗人由此引发了对孤独的感慨,心中如同结了一般。接下来的描写中,天柱峰和庾公楼的意象传递出一种高远与渊博的文化底蕴,而独自一人的思绪则让人感到深深的惆怅。

“谁令万方频惊”一句,诗人质问世间为什么会如此动荡,似乎在表达对外界纷扰的无奈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随后,诗人描绘了青炽的歌声和冰雪般的冷清,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寒冷与孤独。最后的“布幕低张,浊醪细酌”则是对人生无常和孤独饮酒的写照,整个诗篇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深刻揭示了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中秋的美好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读者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分佳夕,怪轻云薄雾朦朦凉月。:描写了中秋夜的清凉与朦胧的氛围。
  2. 一片啼螀生破壁,徙倚寸心如结。:蟋蟀的叫声引发了诗人心中的思绪,感受到内心的郁结。
  3. 天柱峰头,庾公楼上,应有蟾蜍出。:高远的山峰和楼阁,暗示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4. 自伤孤影,萧萧偏照华发。:感叹自己的孤独与岁月的流逝。
  5. 谁令万方频惊,六鳌徒立,恍惚烟霆掣。:对外界动荡的感慨与对静谧的向往。
  6. 青炽旗亭歌吹冷,顿砌九逵冰雪。:描绘歌声的冷清,暗示内心的孤独。
  7. 布幕低张,浊醪细酌,试把霜螯裂。:低垂的帐幕下,独自饮酒,暗示生活的无奈与孤独。
  8. 尧阶蓂荚,有无开落丹阙。: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沧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寸心如结”,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 对仗:如“青炽旗亭歌吹冷,顿砌九逵冰雪”,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使用排比的手法,强调孤独与思考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中秋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孤独与动荡的思考,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
  • 蟋蟀:代表孤独与内心的声音。
  • 高山和楼阁:象征理想与追求。
  • :反映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啼螀”指的是什么?

    • A) 蟋蟀
    • B) 青蛙
    • C) 鸟
    • D) 虫
  2. “布幕低张”中“布幕”指的是什么?

    • A) 帐篷
    • B) 诗人心情
    • C) 自然景象
    • D) 酒席
  3. 诗中提到的“六鳌”象征什么?

    • A) 高远
    • B) 动荡
    • C) 孤独
    • D) 理想

答案

  1. A) 蟋蟀
  2. A) 帐篷
  3. B) 动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描写了中秋夜的月亮,但更侧重对团圆的思考。
  • 李白《静夜思》:更强调思乡之情,情感更加直接。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尽管主题相似,但不同诗人对情感的表现和侧重点各有不同,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辋川集二十首。漆园 辋川集二十首。栾家濑 辋川集二十首。柳浪 辋川集二十首。斤竹岭 辋川集二十首。文杏馆 西塔寺陆羽茶泉 辋川集二十首。白石滩 辋川集二十首。金屑泉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 辋川集二十首。辛夷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夔夔 鬥字旁的字 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鸟字旁的字 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五雀六燕 癶字旁的字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包含惧的成语 龙德在田 竹沥 富轹万古 挂肚牵心 超群轶类 户字头的字 恧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