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梁鼓吹曲十二首 其七 鹤楼峻》

时间: 2025-05-09 06:50:13

诗句

鹤楼峻。

连翠微。

因岩设险池永归。

唇亡齿惧。

薄言震。

耀灵威。

凶众稽颡。

天不能违。

金汤无所用。

功烈长巍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6:50:13

原文展示:

鹤楼峻。连翠微。因岩设险池永归。唇亡齿惧。薄言震。耀灵威。凶众稽颡。天不能违。金汤无所用。功烈长巍巍。

白话文翻译:

鹤楼巍峨高耸,延绵翠绿的山脉。因岩石而设险池,永远能够归依。唇亡齿寒,言语之间震撼人心。光辉的威严,令凶恶之众俯首称臣。天意不可违背,金汤之策已无用武之地。功绩与威名,长久而巍峨。

注释:

字词注释:

  • 鹤楼:高耸的楼阁,象征着高远的志向。
  • :高耸、陡峭。
  • 翠微:指青翠的山脉,象征自然的美。
  • 险池:险峻的池塘,此处比喻险恶的环境。
  • 唇亡齿寒:比喻关系密切,唇失则齿寒,形容危机感。
  • 薄言震:言语微薄却能震撼人心。
  • 耀灵威:光辉的威严,象征权势的显赫。
  • 凶众稽颡:凶恶的众人都低下头来。
  • 金汤无所用:金汤虽坚固,但在此处已无用处。
  • 功烈长巍巍:功绩与威名长久而巍峨。

典故解析:

  • “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原意指唇失则齿寒,后引申为相互依存的关系。
  • “金汤”指坚固的防御,常用以比喻强大的国防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约(441年-513年),字景仁,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及著名的诗人。他以词赋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描绘山水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梁鼓吹曲》为沈约所作,反映了当时政治动荡与对国家安危的忧虑。此诗作于南朝梁时期,正值国家内部纷争与外敌威胁交织之时,诗人在诗中寄托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鹤楼峻》是一首气势磅礴的诗,诗中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与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虑。开头的“鹤楼峻,连翠微”描绘了一幅高耸入云的楼阁与青翠山脉相连的壮丽图景,给人以苍茫之感,仿佛一切都在高空中俯瞰。通过“唇亡齿惧”的比喻,诗人指出国家之间的微妙关系,暗示着若一方出事,另一方也难以独善其身。接下来的“薄言震”,则展示了言语的力量,即使是微薄的言辞也能引起震动,足见政治斗争的复杂。在强调了“金汤无所用”之后,诗人最终将目光转向功烈的长久,强调了真正的成就与威名应当超越一时的得失,展现了深厚的历史观与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鹤楼峻。连翠微。:描绘高耸的鹤楼与连绵的青翠山脉,营造出一种宏伟的自然景观。
  • 因岩设险池永归。:暗指因险峻的环境而形成的庇护,象征着归属与安全感。
  • 唇亡齿惧。:比喻彼此间的依存关系,强调国家之间的脆弱与危机感。
  • 薄言震。:言语虽薄,却能引起强烈的反响,表现了言语的力量。
  • 耀灵威。:光辉的威严,指代强大的政治力量。
  • 凶众稽颡。:凶恶的众人都心生畏惧,体现了权势的压迫。
  • 天不能违。:强调天意的不可违背,反映出对命运的无奈。
  • 金汤无所用。:金汤的防御在此时已无用,可能暗指当时政局的复杂。
  • 功烈长巍巍。:最终功绩与威名会长久存在,强调历史的深远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国家与自然结合,通过“鹤楼”与“险池”暗示政治环境的险峻。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和内容上都呈现出对称与平衡之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与对人事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忧虑,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鹤楼:象征着高远的志向与理想。
  • 翠微:代表自然之美,亦指和平安宁的愿望。
  • 险池:比喻险恶的环境,反映出政治的危机。
  • 金汤:象征强大的防御力量,代表国家的安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鹤楼峻”中的“峻”是什么意思?

    • A. 矮小
    • B. 陡峭
    • C. 平坦
    • D. 广阔
  2. “唇亡齿寒”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 A. 彼此依存
    • B. 各自为政
    • C. 一切皆空
    • D. 互相敌对
  3. 诗中提到的“金汤”主要指什么?

    • A. 金属制成的汤
    • B. 强大的防御力量
    • C. 富贵的生活
    • D. 甜美的食物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登高》
  • 王维《终南山》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沈约的《鹤楼峻》更注重政治与历史的思考,而李白则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描绘。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但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更显沉重,后者则更显洒脱。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沈约诗文集解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 述怀示书君女弟子 满江红 寿张绣江 满江红 其八 满江红 台城怀古,步萨都剌韵 满江红 满江红 次白君举州卒所寄韵。君举三十年前 满江红 其二十九 为梁冶湄题《柳村渔乐图》 满江红 其七 再用韵柬顾庵并呈荔裳 满江红 其九 岳坟次武穆原韵 满江红 和金直卿冬日述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柏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豪的词语有哪些 蘸火 野处穴居 鹤开头的成语 乙字旁的字 丁是丁,卯是卯 馬字旁的字 步行 盛筵易散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安边 诡品 牛溲马勃 黄字旁的字 箴鱼 巾字旁的字 枭俊禽敌 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