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五》

时间: 2025-05-07 06:43:26

诗句

春酸夏苦冬有宜。

筐莒锜釜备糗酏。

逡巡揖让诏司仪。

卑高制节明等差。

君臣之序正在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3:26

原文展示:

春酸夏苦冬有宜。
筐莒锜釜备糗酏。
逡巡揖让诏司仪。
卑高制节明等差。
君臣之序正在斯。

白话文翻译:

春天有酸味,夏天有苦味,冬天则适宜。
准备好筐子、锜、釜,备齐食物和酒水。
来回巡行,恭敬地行礼,听从司仪的号令。
高低有序,节制清晰,等级分明。
君臣的次序就在这里体现。

注释:

  • 春酸:春天的食物多带酸味,象征一种味觉的特征。
  • 夏苦:夏天的气候炎热,令人感到苦闷。
  • 冬有宜:冬天的气候适宜,代表一种舒适感。
  • 筐莒锜釜:筐、莒、锜、釜等是用来盛放或烹饪食物的器具。
  • 逡巡:来回走动的样子,形容礼仪上的恭敬。
  • 卑高制节:意指有高低贵贱的分明界限。
  • 君臣之序:指君主与臣子的等级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约(441年-513年),字彦先,号青山,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古体诗。

创作背景:

《梁三朝雅乐歌》是沈约所作的一组诗歌,旨在表现当时的礼乐文化,歌颂君臣之道和社会秩序。这首诗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反映了对礼仪和等级制度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夏、冬三季的味道描写,引入了自然与人事的关系。春天的酸味、夏天的苦味,与冬天的适宜,暗示了人生的变化与节奏。接着,诗人引入了对礼仪的描绘,强调了在社会生活中君臣之际的分明和秩序。诗中提到的“筐莒锜釜”不仅象征着生活的必需品,更是对礼仪生活的追求与体现。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意象丰富,层次分明。通过对自然和人事的结合,表达了对礼乐文化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对社会秩序的重视。沈约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社会规则的尊重,显示了南朝文人的风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酸夏苦冬有宜:描绘四季的味道,春天的酸、夏天的苦、冬天的宜,展示了自然的多样性。
  2. 筐莒锜釜备糗酏:具体列举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细节的重视。
  3. 逡巡揖让诏司仪:形象地展示了礼仪场合中,大家恭敬的态度和行为。
  4. 卑高制节明等差:强调了在社会中贵贱有序的原则,展现了对等级制度的认同。
  5. 君臣之序正在斯: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强调了君臣关系的和谐与规矩。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春酸夏苦冬有宜”,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 比喻:自然的味道与人的生活状态相联系,体现深意。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社会秩序和礼仪的重要性,表现了对君臣关系的重视以及对季节变化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酸:象征新生与希望的味道。
  • 夏苦:象征生活中的艰辛与挑战。
  • 冬宜:象征宁静与安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种季节分别代表什么?

    • A. 春天的甜,夏天的辣,冬天的咸
    • B. 春天的酸,夏天的苦,冬天的宜
    • C. 春天的苦,夏天的咸,冬天的甜
  2. “筐莒锜釜”中提到的器具主要用于什么?

    • A. 观赏
    • B. 生活
    • C. 战斗
  3. 诗中强调的君臣关系是什么?

    • A. 平等
    • B. 分明
    • C. 随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社会的疏离,风格偏向田园诗。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象,但更多地融入了禅意和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人传》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雪中次韵 谢送蜡梅三首 人日 次雪峰空老韵二首 其二 寒雨浃旬终不成雪 长至日述怀兼寄十七兄 松风亭四首 其一 剡溪竹纸三首 其三 遗直堂 其五 次折仲古避寇浔州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本里 室徒四壁 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舍利塔 无字旁的字 兜售 误触 白字旁的字 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束手无措 聿字旁的字 蓬头历齿 林下之风 单人旁的字 鲸波怒浪 忧邑 爻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