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时间: 2025-05-04 05:53:11

诗句

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

青缸明灭照悲啼。

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

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

情声两尽莫相违。

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3:11

原文展示: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苏轼 〔宋代〕

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
青缸明灭照悲啼。
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

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
情声两尽莫相违。
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冬夜,冰封了井口,明亮的月光透过画堂侵入帷帐。
青色的缸里闪烁着光影,映照着我悲伤的哭泣。
青缸里的酒快要喝尽了,眼泪还在脸颊上流淌。

酒杯未干,我已先行掩泪,歌声中带着淡淡的悲伤。
情感与声音都已消散,互不相违。
想知道我心碎的地方,梁上飘起了暗尘。

注释:

  • 临江仙:词牌名。
  • 寒冰合井:寒冷的冬天,冰封了井口。
  • 画堂:装饰华丽的殿堂。
  • 侵帏:月光照入帷帐。
  • 青缸:指盛酒的青色缸子。
  • 悲啼:悲伤的泪水。
  • 粉泪:化妆的泪水,形容女子的悲伤。
  • :酒杯。
  • 清悲:清冷而悲伤的情感。
  • 肠断:形容心如刀绞的痛苦。
  • 暗尘:指内心的烦恼和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散文、词作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与李白、杜甫并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大家。苏轼的词以豪放、清新著称,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创作于苏轼的晚年,结合了他个人的遭遇与当时的社会环境。苏轼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波折,贬谪生涯带给他深刻的孤独与思考。这首词不仅表达了对冬夜寒冷的自然描写,更透露出他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让人印象深刻。开篇即以“冬夜夜寒冰合井”引入,描绘了一个寒冷而静谧的夜晚,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月光透过画堂,侵入帷帐,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

“青缸明灭照悲啼”,这里的“青缸”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酒光闪烁,犹如他心中悲伤的情绪。之后,诗人通过“未尽一尊先掩泪”表达了对情感的无奈,未喝尽的酒与未干的泪水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悲凉的画面。

整首词在情感的表达上非常细腻,尤其是最后一句“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也让人联想到他在世俗生活中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在此展现了对爱情、人生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邃,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冬夜夜寒冰合井:寒冷的冬季夜晚,井口结了冰。
  2. 画堂明月侵帏:华丽的殿堂里,明亮的月光透过帷帐。
  3. 青缸明灭照悲啼:青色的酒缸里闪烁的光影,照映出我悲伤的哭泣。
  4. 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酒快喝完了,眼泪却依然挂在脸颊。
  5. 未尽一尊先掩泪:酒未喝尽,我便先行掩泪。
  6. 歌声半带清悲:歌声中带着淡淡的悲伤。
  7. 情声两尽莫相违:感情与声音都已消逝,互不相违。
  8. 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想知道我心碎的地方,梁上飘起了暗尘。

修辞手法:

  • 比喻:青缸的光影比喻着诗人的心境和情感。
  • 拟人:将情声和情感拟人化,使其有了生命的表现。
  • 对仗:如“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展现了词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围绕着孤独、悲伤与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在经历风雨之后,内心的感慨与无奈。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深刻的内心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冷酷与孤独。
  • :象征着清冷的思念与孤独。
  • 青缸:象征着记忆与情感的寄托。
  • :象征着悲伤与无奈。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的情感状态,还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冬夜、孤独、情感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苏轼
    • D. 白居易
  2. 诗中“青缸”象征着什么?

    • A. 情感的寄托
    • B. 酒的香醇
    • C. 孤独的象征
    • D. 二者皆是
  3. 在诗中,月光的作用是什么?

    • A. 照亮环境
    • B. 增添悲伤气氛
    • C. 反映诗人的内心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C. 苏轼
  2. D. 二者皆是
  3. D. 以上皆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临江仙》都涉及月亮和个人情感,但《水调歌头》更多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而《临江仙》则更加强调孤独与无奈。

  2. 《静夜思》表现了一种静谧的思乡情绪,而《临江仙》的情感更为复杂,结合了悲伤与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淮祠谢雨 湖上二首 水亭 郡圃 试秩秘书 病兴见春物欣盛释然有临眺之意 雪里寻梅 庄懿皇太后哀挽应制二首 应诏内苑牡丹三首·千叶 和晏太尉西园晚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黍字旁的字 发奋蹈厉 臣服 离合诗 祸结兵连 人微望轻 章岁 世轻世重 巨璞 肉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工捷 包含议的成语 臭不可闻 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