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5:04
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作者: 尹鹗 〔唐代〕
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
西窗幽梦等闲成。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
红烛半条残焰短,依稀暗背锦屏。
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深秋的寒夜,银河静静地悬挂,月光明亮照耀着深院中庭。
在西窗下,幽幽的梦境随意成形。醒来之后,才意识到心中难以平息的怨恨。
红烛燃烧到一半,微弱的烛光映照着锦屏的暗影。
在枕边,什么事情最让人伤感呢?梧桐树叶上,点点露珠滴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尹鹗,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以词风婉约细腻著称。其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常常表现对生活和情感的思考。
创作背景:
《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创作于秋夜,表现了诗人在深秋寂静夜晚的孤独与思念。面对银河与月光,诗人感受到深沉的情感,思及往事与失去的爱,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
这首《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展现了深秋夜晚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开篇以“深秋寒夜银河静”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而“月明深院中庭”则进一步加强了夜的明亮与孤独感。西窗下的幽梦,虽如轻烟般飘渺,却在诗人清醒时刻带来深深的遗憾与难以平复的情绪。
接着,诗人以“红烛半条残焰短”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加深,烛光的微弱与锦屏的暗影交织在一起,暗示着内心情感的复杂与深邃。最后,诗人以“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收尾,露珠的滴落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情感的流露,象征着思念的滋生与内心的伤感。
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之间游走,通过对比与反衬,传达出一种对逝去时光与情感的无奈与惆怅,给人以深刻的共鸣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深秋夜晚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愁苦,表达了对逝去情感的思念与无奈,传递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孤独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银河”指的是什么?
“红烛半条残焰短”中,红烛象征着什么?
诗中“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虽然同样描写夜晚的孤独,但各自侧重点不同,反映了不同诗人对情感的不同表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