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2:34
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作者: 晁冲之 〔宋代〕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
别来不寄一行书。
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
相思休问定何如。
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回忆往昔在西池边饮酒,年年经历了多少欢娱。
自从分别后,未曾寄来一封信。
即使平常相见,也总觉得不如初次。
今晚在锦屏上安稳入梦,月光明亮,正好渡过江湖。
对于相思,不必询问结果如何。
我心里明白,春天一去,落花又能如何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晁冲之(生卒年不详),字景行,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词人。其词风清丽,常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际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南宋时期,诗人或许在某个春夜回忆往昔与朋友的欢聚时光,表现出对友情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深刻。
这首《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通过回忆与友人一起饮酒的往昔时光,传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篇便以“忆昔”引入,直接点明主题,体现出一种怀旧的情绪。接着,通过“年年多少欢娱”描绘出过往的欢乐场景,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淡淡忧伤的气氛。
“别来不寄一行书”,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孤寂与思念,诗人虽与友人相见,却觉得“犹道不如初”,说明时光的改变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此处的情感深刻而真实,展现出人际关系的易变和离别后的无奈。
最后两句“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将意象引向自然,寓意在安静的夜晚,借助明月的照耀,诗人能够在梦中重温与友的情谊。尽管“相思休问定何如”,却是对相思之苦的无奈接受,最终以“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收尾,展现出对春天流逝的伤感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整首词在情感上层次分明,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友谊、时光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
回忆往昔在西池边喝酒的时光,年年都有多少欢快的娱乐。
别来不寄一行书。
自从分别以来,未曾寄来一封信。
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即便平常再相见,也总觉得没有初次见面时的亲切。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
今夜在锦屏前安稳地入梦,明月照耀,正好能够渡过江湖。
相思休问定何如。
对于相思,不必问结果如何。
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我心里明白,春天一去,落花又能如何呢?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对往昔饮酒欢乐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相思之苦的无奈,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西池是诗人回忆的场所,承载着友情与欢乐。月亮则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寓意清澈与思念,而落花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诗词测试:
诗人提到的“西池”象征着什么?
A. 友谊的回忆
B. 自然景色
C. 时光的流逝
D. 以上皆是
“安稳锦屏今夜梦”中,诗人想表达什么情感?
A. 对朋友的怀念
B. 对自然的敬畏
C. 对未来的期望
D. 对过往的无奈
“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中,落花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美好
B. 生命的逝去
C. 友情的珍贵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