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1:33
滔滔万里,长江东去,几时流尽。
风物依然,历遍兴亡谁信。
千年黄鹤今何在,笑指仙人难问。
看岚光入画,数峰天外,淡凝妆鬓。
且凭栏把酒临风寄慨,漫论古今豪俊。
更上层楼,怅望昔时形胜。
盈城箫鼓春如海,佳节上元初近。
祗承平旧事,鱼龙漫衍,又萦方寸。
长江奔流不息,过了万里,究竟何时才能流尽?
风光依旧,经历过的兴亡,谁能相信?
千年黄鹤如今在哪里?笑着指着仙人,难以问询。
看那云雾如画,远处群峰,轻淡地装扮着。
不如凭栏而饮,借着风抒发情怀,漫谈古今的豪杰。
再上更高的楼,怅然望去昔日的美景。
满城的笛声和鼓声,春天如海般涌动,佳节元宵即将来临。
只是在怀念往日的平安,鱼龙在水中游弋,心中仍旧萦绕。
陈家庆,清代诗人,生活于一个多变的历史时期,作品多反映社会风貌及个人情感。
本诗作于丙子年上元前夕,诗人登上黄鹤楼,感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寄情于春日的繁华与古人的遗踪。
这首诗通过黄鹤楼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开头以“滔滔万里,长江东去”引入,展现了长江奔流不息的壮观场景,暗示着时间的无情流逝。接着,诗人回忆历史,提到风物依然,似乎在质疑历史的真实性,感叹兴亡更替之快。
“千年黄鹤今何在”一句,更是将历史的沧桑感推向高潮,诗人对黄鹤楼的向往与追溯,表明了对历史的尊重与怀念。而“看岚光入画,数峰天外”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饮酒畅谈的场景中,诗人与友人讨论古今豪杰,展现出一种豪情与洒脱。最后,诗人对昔日美景的追忆,结合元宵的热闹,传达了对平安与繁荣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联想,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丰富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千年黄鹤”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黄鹤楼
B. 长江
C. 西湖
诗中提到的“佳节上元”指的是哪个节日?
A. 元旦
B. 元宵
C. 中秋
诗人在酒中寄慨,表达了对什么的思考?
A. 古今豪杰
B. 自然风光
C. 节日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