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浣溪沙》

时间: 2025-04-29 14:35:05

诗句

淡淡枫枝殢晓寒,当门落叶作花看,偶来谁与拾霜残?

约略钗痕摇远树,思量酒意认疏阑,朔风满地此身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35:05

原文展示

淡淡枫枝殢晓寒,
当门落叶作花看。
偶来谁与拾霜残?
约略钗痕摇远树,
思量酒意认疏阑,
朔风满地此身闲。

白话文翻译

微微的枫树枝在清晨的寒风中摇曳,
门前的落叶像花一样盛开。
偶尔有谁来和我一起拾起霜打过的残叶?
约略能看到那钗痕摇曳在远处的树上,
我思索着酒意,在那稀疏的栏杆旁徘徊,
北风吹满大地,我的身心显得格外闲适。

注释

  • 枫枝:枫树的枝条,象征着秋冬时节的景色。
  • :指“侵袭”,这里形容寒冷的早晨。
  • 花看:这里指落叶如同花朵一般美丽。
  • 拾霜残:指拾取被霜打过的残叶,暗示秋冬的萧瑟。
  • 钗痕:指女子佩戴头饰后留下的痕迹,象征思念情感。
  • 疏阑:稀疏的栏杆,表明场景的静谧。
  • 朔风:北风,象征着寒冷和孤独。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著名典故,但运用了一些传统意象,如“钗痕”暗示女子的情思,体现了清代诗歌常见的细腻情感流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克文,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成长于清初的动荡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时代正值清代,社会动荡,诗人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来抒发心中的感慨与孤独。

诗歌鉴赏

《浣溪沙》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秋冬时节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情感。诗中“淡淡枫枝殢晓寒”开篇即设下了一个清冷的环境,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随着“当门落叶作花看”的转折,落叶的美丽与寒冷的晨风形成对比,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独特感受。接下来的“偶来谁与拾霜残”则引出一种孤独的思考,诗人渴望与友人共同分享这一刻的美好,却又感到无奈与寂寞。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融入了个人情感的思考与感慨,表现出诗人在北风中闲适而又充满思绪的状态。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如“钗痕”、“疏阑”等,展现了一种清新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淡淡枫枝殢晓寒:描写清晨,枫树的枝条轻轻摇曳,给人以寒冷的感觉。
  2. 当门落叶作花看:落叶在门前,宛如盛开的花朵,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美的感悟。
  3. 偶来谁与拾霜残: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渴望有人共赏此情此景。
  4. 约略钗痕摇远树:隐约看到钗痕,暗示思念与期盼。
  5. 思量酒意认疏阑:在思考酒意时,回忆起与友人相聚的场景。
  6. 朔风满地此身闲:北风呼啸,诗人独自一人,显得悠闲却又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落叶比作花,展现了自然的另一种美感。
  • 拟人:枫枝被描绘得如同在“殢”人,增强了自然的生命力。
  • 对仗:如“约略钗痕摇远树”与“思量酒意认疏阑”,形成和谐的韵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现了孤独与思念,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枫枝:象征秋天,带有萧瑟之感。
  • 霜残:象征时光的流逝与残留的美好。
  • 钗痕:代表女性的情感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淡淡枫枝殢晓寒”中的“殢”意为:

    • A. 侵袭
    • B. 击打
    • C. 冻结
  2. 诗人对落叶的比喻是:

    • A. 雪花
    • B. 花朵
    • C. 夕阳
  3. 诗中提到的“疏阑”指的是:

    • A. 繁密的树木
    • B. 稀疏的栏杆
    • C. 远处的山峰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展现思念与孤独。
  • 晏殊的《浣溪沙》:主题相近,情感细腻。

诗词对比

袁克文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意象上都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但袁克文更侧重于秋冬的萧瑟与孤独感,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内心的情感与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春晴 春日杂题 夏中杂兴 书喜 醉歌 和范待制秋日书怀二首游自七月病起蔬食止酒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遶屋树扶疏为韵 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 锦亭 中春偶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奚距 心荡神摇 金锣腾空 飞蓬随风 成贾 鹵字旁的字 衔羁 包含斜的成语 川字旁的字 噤唫 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耳刀旁的字 反老成童 穴宝盖的字 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月明星稀 隔瘼 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