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1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8:26
雾鬓风鬟晚雨收。
石城艇子似新秋。
弯弯月出挂城头。
桃叶桃根牵别恨,
垂杨垂柳绾离愁。
丽词都付雪儿讴。
晚雨刚停,雾气中映衬着细腻的发鬓,微风中飘荡着秀丽的鬓发。石城上的小船宛如新秋一般清新。弯弯的明月从城头升起。桃叶与桃根相连,牵动着离别的恨意,垂杨和垂柳则缠绕着离愁。美妙的词句都交给雪儿来吟唱。
“桃叶桃根”在古诗中常用来比喻离别的情感,源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月出挂城头”则常常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寄托。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止庵,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政治家。他以才情横溢著称,尤其擅长诗词和散文,作品风格清新雅致。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杨慎与友人刘珥江共赋之际,表达了友谊与离愁的复杂情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交往与情感表达。
杨慎的《浣溪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雨后的黄昏,展现了自然景致与人情感的交织。诗的开头“雾鬓风鬟晚雨收”,用雾和晚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接下来的“石城艇子似新秋”,将小船与新秋的意象结合,暗示着新生与希望,但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
而“弯弯月出挂城头”更是将时间与空间结合,月亮的升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着思念的深重。后面几句“桃叶桃根牵别恨,垂杨垂柳绾离愁”,则将离愁别恨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桃叶与桃根的意象相连,象征着对故人的思念,垂柳则是离愁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在优雅的字句中流露出浓厚的情感,既有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又有对离别的感伤,体现了杨慎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细腻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感伤,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美与人生感受之间的深刻思考。
“雾鬓风鬟”中的“鬓”指什么?
诗中“石城艇子似新秋”表达了什么意象?
“桃叶桃根牵别恨”中的“别恨”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