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贤八咏·三闾纫兰》

时间: 2025-04-22 21:31:50

诗句

三闾纫佩秋,志在公子兰。

荃不察予衷,江干泪潺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1:31:50

原文展示:

三闾纫佩秋,志在公子兰。
荃不察予衷,江干泪潺湲。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的三闾山上,我佩戴着兰花的饰品,心中怀念的却是那位高洁的公子。
荃草并未察觉我的深情,只能在江边泪流满面,水流潺潺。

注释:

  • 三闾: 指三闾山,位于今湖北省,是历史上著名的隐士地。
  • 纫佩: 佩戴的意思,纫是用丝带穿戴。
  • 公子兰: 兰花象征高洁的品德,这里指代某位理想化的人物。
  • : 荃草,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常用来比喻清白之人。
  • 察予衷: 指没有察觉到我的内心情感。
  • 潺湲: 形容流水的声音,意指流泪与江水的同流。

典故解析:

“三闾”源于历史上的三闾大夫,常用来指代忠臣孝子的精神。诗中提到的兰花与荃草,常象征着高洁和清白。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理想人物的追求和对现实孤独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律诗和绝句,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理想的追求。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作于诗人对友人或理想人物的怀念时,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美好品质的向往。

诗歌鉴赏:

《贤八咏·三闾纫兰》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作。开篇以“纫佩秋”的意象,构建出一个秋天的画面,秋天象征着凋零和悲伤,而佩戴兰花则传达出一种高洁的追求。诗人以三闾山作为背景,表达对理想化公子的怀念与向往,展现了一种士人对美德的崇拜。接下来的“荃不察予衷”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孤独,荃草的无知反衬了诗人情感的深邃与复杂。最后的“江干泪潺湲”不仅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更是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惆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三闾纫佩秋”:在秋天的三闾山上,诗人佩戴着兰花的饰品,表明对理想人物的追求。
    • “志在公子兰”:表达了诗人心中向往的高洁理想——公子。
    • “荃不察予衷”:荃草未能察觉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暗示了孤独和无奈。
    • “江干泪潺湲”:在江边流泪,水流声与诗人内心的悲伤相呼应。
  • 修辞手法:

    • 比喻:以“荃”草比喻未能理解自己心意的人,加深了情感的对比。
    • 拟人:赋予了荃草以人的特征,使得情感更加生动。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表达了对高洁品德的向往以及面对孤独时的无奈。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内心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 三闾: 象征忠诚与隐士精神。
  • 兰花: 高洁、清雅的象征,代表理想与追求。
  • 荃草: 代表清白与无知,反映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隔阂。
  • 江水: 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流动,加深了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三闾”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北省
    B. 四川省
    C. 湖南省
    D. 江西省

  2. “纫佩”在诗中意指什么?
    A. 摘花
    B. 佩戴
    C. 绣花
    D. 拍打

  3. 诗中“江干泪潺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惆怅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如,《月下独酌》中同样表达了孤独与理想的主题,李白通过饮酒与月亮的意象传达出洒脱与豪放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其一 充和观余作画,赠诗移贶胭脂以点霜林,赋比奉报。 浣溪沙 浣溪沙 春日游古澹园 浣溪沙 其一 春闺 浣溪沙 庚午二月廿二日书感时水后疫疠盛行守臣美迁去部使者方加税督责甚严 浣溪沙 其一 二叠前韵 浣溪沙 题画梅 浣溪沙 野步 浣溪沙 浣溪沙 和任二王辅回环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左右等宽的汉字有哪些_左右等宽的字大全 惜老怜贫 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带走的字有哪些?带走的汉字大全及详细解析 黠傲 爿字旁的字 然字的拼音写法_汉字拼音学习 半文不白 玄字旁的字 疾雷迅电 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铁面枪牙 舌字旁的字 大姨 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屮字旁的字 羞字的笔顺练习_正确书写汉字羞 古调不弹 于喁 念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