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5:08
陋巷泥三尺,无人访隐沦。
窗鸣风减睡,炊断雨添贫。
野路花迎客,江桥柳送人。
暂须依薄俗,憩此窜余身。
在这狭窄的泥泞巷子里,三尺见方,竟无人来访我这个隐士。
窗外的风声使我无法安睡,炊烟已断,雨水更添我的贫困。
乡间小路上的花儿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江边的柳树为我送行。
我暂时只好依附于这薄弱的世俗,躲避于此,安息我的身影。
作者介绍:杨基,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歌创作见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可能身处偏僻之地,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孤独。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之感。
《江村杂兴 其二》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诗作,透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困境的无奈。诗的开头,陋巷的描述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贫困,诗人用“泥三尺”形象地展现了环境的艰辛,令人怜悯。接着,窗外的风声打破了宁静,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失落,炊烟的消散也暗示了生活的窘迫。
而后,诗人又通过“野路花迎客,江桥柳送人”的意象,展现出自然与人情的温暖,虽然自己身处困境,但仍不乏对生活的柔情。最后一句“暂须依薄俗,憩此窜余身”,诗人接受了现实的无奈,表明他在世俗中寻找一丝安宁的态度。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贫困生活的描写,更是对内心深处追求自由与宁静的呼唤,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陋巷泥三尺”表达了什么含义?
“窗鸣风减睡”中“窗鸣”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