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3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37:22
浣溪沙(即事)
作者:苏轼
画隼横江喜再游。
老鱼跳槛识清讴。
流年未肯付东流。
黄菊篱边无怅望,
白云乡里有温柔。
挽回霜鬓莫教休。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流逝的感慨。画隼在江面上飞翔,诗人因再次游玩而感到喜悦;老鱼跃出水面,似乎在吟唱着清澈的歌谣。流年似乎不愿意随东流而去,黄菊在篱笆旁不再让人感到怅惘,白云在乡间自由自在,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诗人希望能够挽回已白的鬓发,不要轻言休止。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著称,作品数量众多,涵盖诗、词、文等多个领域。
《浣溪沙(即事)》写于苏轼晚年,正值其仕途多舛,心境复杂之时。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在逆境中仍保持的乐观态度。
苏轼的《浣溪沙(即事)》是一首自然与人生哲学相结合的诗作。诗中的画隼和老鱼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开头的“画隼横江喜再游”展现了诗人对再次游览江边的欢愉,表达了内心的自由与放松。接着“老鱼跳槛识清讴”则通过老鱼的跃动,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尽管它已年老,却依然能在清流中欢快地跳跃。这种对生命活力的赞美与对流年无情的感慨形成鲜明对比。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黄菊篱边无怅望”展现了对生活的淡然,虽然人生如黄菊般短暂,但在安静的乡村里,白云飘荡,令人倍感温柔。最后一句“挽回霜鬓莫教休”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渴望,尽管岁月无情,他仍希望能在流逝中把握住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哲学启示,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画隼横江喜再游
描绘出一幅画面:隼在江面飞翔,诗人因此感到高兴,表明其游玩之乐。
老鱼跳槛识清讴
老鱼跃出水面,似乎在唱着清澈的歌谣,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流年未肯付东流
光阴似乎不愿意如江水般流逝,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留恋。
黄菊篱边无怅望
在篱笆旁的黄菊盛开,没有让人感到遗憾,暗示对生命的平和接受。
白云乡里有温柔
自然景象中,白云在乡间飘荡,传达出一种温柔的情感。
挽回霜鬓莫教休
希望能挽回白发,不要轻言放弃,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与不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珍惜。诗人在面对时间的无情时,依然保持乐观与温柔,展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选择题:诗中“画隼”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老鱼的跳跃象征着____。
判断题:诗人对流年感到无所谓。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