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0:43
一死经霜决,三年系铁留。赭衣何日脱,执笔不胜愁。
这一死已经经过严酷的考验,三年的时间我被铁链锁住。何时才能脱掉这身赭色的囚衣,拿起笔来却只能无尽地愁苦。
“赭衣”常常与囚犯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代监狱制度的严酷。“三年系铁留”的表述则让人联想到古代对罪犯的长期监禁,这是对国家法律和权力的无声控诉。
唐赞衮,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作品多表现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风格悲凉,富有哲理性。
此诗创作于作者被囚禁的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死的沉思。社会环境动荡,政治腐败,诗人以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壬辰》是一首充满悲哀与无奈的诗作。诗中通过“死”、“霜”、“铁”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由的渴望。开篇的“一死经霜决”直接点明了生死的主题,仿佛在诉说着经历的磨难,岁月的无情。接着“三年系铁留”,更是让人感受到囚禁的孤独与无助,铁的冷酷象征着他无法挣脱的命运。最后两句中,赭衣的存在进一步加深了作者的悲苦,而“执笔不胜愁”则显示了他心中的忧愁与无奈,无法用文字表达内心的痛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揭示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无奈,反映了人们在逆境中对生存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无尽愁苦。诗人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现出人性的脆弱与力量的对立。
诗中提到的“赭衣”象征什么?
“三年系铁留”中的“铁”主要指什么?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对比《静夜思》中李白对故乡的思念与唐赞衮在《壬辰》中对自由的渴望,前者表现了对亲情的思念,后者则是对人生无奈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