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4:09
掩抱复回环,亭居紫翠间。思量天下物,谁更好如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被山环抱的亭子,亭子坐落在青紫色的山水之间。诗人在此沉思,想要比较世间的事物,发现没有什么比这山景更为美好的了。
这首诗中的“山”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文人对山水的崇敬,山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高洁、超然的境界。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引发对人生和世事的思考,体现了古代文人隐逸的情怀。
张镃,字德懋,号石庵,宋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山水之中,作者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进而对世间事物进行思考。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开头两句“掩抱复回环,亭居紫翠间”描绘了亭子被山环绕的景象,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美好。正是这种自然的包围,让人心生向往,仿佛可以在此处找到片刻的安宁。接下来的两句“思量天下物,谁更好如山”则引出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思索,表现了对自然的崇高敬意和对人世纷扰的淡泊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的淡泊,体现了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中“掩抱复回环”意思是? A. 山环绕着亭子 B. 亭子位于山谷 C. 亭子被水包围
诗人思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世间万物 C. 个人经历
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以上内容为《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二十三 拥山亭》的详细解读与解析,帮助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