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忆王孙十二首  其四 集句》

时间: 2025-05-01 15:08:44

诗句

卢家少妇郁金堂。

日日春光斗日光。

勾引花核笑凭墙。

映垂杨。

不是愁人亦断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8:44

原文展示

忆王孙十二首 其四 集句
作者:刘基
卢家少妇郁金堂。日日春光斗日光。
勾引花核笑凭墙。映垂杨。
不是愁人亦断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住在卢家的少妇,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花儿与阳光争辉,花瓣上的露珠闪烁着光芒,映衬着垂杨的景象。尽管不是愁苦的人,看到这样的美景,也会感到心中隐隐作痛。


注释

  • 卢家:指的是一个姓卢的人家,可能是诗人所熟悉的邻居或朋友。
  • 少妇:年轻的已婚女性。
  • 郁金堂:指房屋的华丽装饰,通常用来形容富贵人家的宅子。
  • 日日春光斗日光:形容每天都能感受到春天的光辉,仿佛春光与日光争辉。
  • 勾引:这里指花瓣吸引人目光的样子。
  • 花核:花的中心部分,通常是花蕊等。
  • 映垂杨:映衬在垂杨树下的情景。
  • 不是愁人亦断肠:即使不是愁苦的人,看到这样的美景也会感到心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在历史上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才能著称,尤其擅长诗词,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人情世态的思考。


诗歌鉴赏

《忆王孙十二首 其四 集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活的无奈。诗中生动描绘了少妇在阳光下的娇美形象,表现出一种青春的活泼和生命的蓬勃。通过“日日春光斗日光”的句子,诗人传达了春天的持续与生命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然而,诗的最后一句“不是愁人亦断肠”则带来了一丝惆怅,仿佛在提醒人们,虽然眼前的景色美丽动人,但内心的伤痛却未曾消散。这种对比突显了诗人对美好与愁苦的复杂情感,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思考和哲理。整首诗在明媚的春光中透出淡淡的忧伤,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思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卢家少妇郁金堂:描述少妇的居所,表明她的身份与环境。
    2. 日日春光斗日光:描绘了春天的常态,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3. 勾引花核笑凭墙:形象地描绘了花与少妇的姿态,展现出一种活泼的气息。
    4. 映垂杨:将景物与情感结合,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
    5. 不是愁人亦断肠:最后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传达了内心的复杂感受。
  •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通过生动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魅力和内心的苦楚。

  •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春光与少妇的描写,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忧伤,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春光: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 少妇:代表青春与美丽。
  • 花核:象征着生命的核心与情感的真实。
  • 垂杨:可视为柔情与脆弱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日春光斗日光”表达的是怎样的意境? A. 生命的短暂
    B. 春光的美丽
    C. 愁苦的心情

  2. “不是愁人亦断肠”中的“断肠”意指什么? A. 心情愉快
    B. 内心伤痛
    C. 生活安逸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基与李白的春天描写,李白的诗句往往更加豪放,而刘基则更显细腻和内省,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刘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行 次韵羹苋 次韵赵端明万花园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 其七 閒居无瑕酬答假庭下三物作·梅问竹 又和晦翁棹歌 此君室 次韵净照 除夕 玉楼春(秋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首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陨雹飞霜 包含喘的成语 悬疣附赘 一无所好 包含搭的成语 龠字旁的字 包含甓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积的成语 漏洩春光 包含惰的词语有哪些 拘神遣将 骨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绛膜 寒檠 肩摩毂击 笼街喝道 生炒热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