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2:15
《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
作者:欧阳修 〔宋代〕
西湖南北烟波阔,
风里丝簧声韵咽。
舞余裙带绿双垂,
酒入香腮红一抹。
杯深不觉琉璃滑,
贪看六幺花十八。
明朝车马各西东,
惆怅画桥风与月。
西湖的南北烟波浩渺,
微风中传来丝竹的悠扬声韵。
舞蹈余兴时,裙带轻垂如绿柳,
酒入面颊,红晕轻抹如花。
酒杯深沉,不觉琉璃般光滑,
贪婪地欣赏着六幺花的娇艳。
明天的车马各自朝西东去,
心中惆怅,画桥上随风而来的月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以散文和诗词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北宋时期,西湖风景如画,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西湖的美丽与人们的情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词作,展现了西湖的迷人景色和词人内心的情感纠结。开篇便以“西湖南北烟波阔”引入,描绘出一种开阔而又朦胧的湖面,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接着,诗人通过“风里丝簧声韵咽”引入声音的美,音乐与自然的结合使得画面更加生动。舞蹈的场景和饮酒的愉悦形成了欢快的气氛,但随之而来的“明朝车马各西东”则暗示了离别与分散的忧伤。
整首词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人情世故,体现了诗人在享受美好时光后的惆怅。最后一句“惆怅画桥风与月”,更是将这种离愁别绪推向高潮,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通过对西湖美景的细腻描写,欧阳修传递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无奈,展现出其深厚的艺术造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西湖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惆怅与无奈,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丝簧”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花卉
C. 一种饮料
D. 一种舞蹈
“明朝车马各西东”中的“西东”指的是什么?
A. 方向
B. 地名
C. 时间
D. 物品
诗中提到的“琉璃滑”是指什么的比喻?
A. 酒杯的光滑
B. 湖面的波澜
C. 舞裙的柔软
D. 花瓣的光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