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38:57
原文展示:
白日随天回,皦皦圆如规。踊跃旸谷中,上登扶桑枝。
白话文翻译:
太阳随着天空的转动而移动,明亮而圆润如同圆规画出的圆。在旸谷中跳跃,升上扶桑树的枝头。
注释:
- 白日:指太阳。
- 随天回:随着天空的转动而移动。
- 皦皦:明亮的样子。
- 圆如规:形容太阳的形状圆润如同圆规画出的圆。
- 踊跃:跳跃的样子。
- 旸谷:古代神话中太阳升起的地方。
-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神树,太阳升起的地方。
典故解析:
- 旸谷:出自《山海经》等古代神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 扶桑:出自《山海经》等古代神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太阳神的居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载,字子厚,魏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其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此诗描绘了太阳升起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悟和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观察日出时的灵感,通过描绘太阳的升起,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命活力的颂扬。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太阳升起的壮丽景象。首句“白日随天回”,通过“随天回”的动作,赋予太阳以生命力,使其仿佛在天空中自由移动。次句“皦皦圆如规”,用“皦皦”形容太阳的明亮,用“圆如规”形容其形状的完美,展现了太阳的美丽和神圣。后两句“踊跃旸谷中,上登扶桑枝”,通过“踊跃”和“上登”的动作,赋予太阳以活力和动感,使其仿佛在旸谷中跳跃,最终升上扶桑树的枝头,完成了从地平线到天空的壮丽旅程。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饱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活力的热烈颂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日随天回”:描绘太阳随着天空的转动而移动,赋予太阳以生命力和动感。
- “皦皦圆如规”:用“皦皦”形容太阳的明亮,用“圆如规”形容其形状的完美,展现了太阳的美丽和神圣。
- “踊跃旸谷中”:通过“踊跃”的动作,赋予太阳以活力和动感,使其仿佛在旸谷中跳跃。
- “上登扶桑枝”:通过“上登”的动作,描绘太阳最终升上扶桑树的枝头,完成了从地平线到天空的壮丽旅程。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圆如规”比喻太阳的形状,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随天回”、“踊跃”和“上登”的动作,赋予太阳以生命力和动感,使其仿佛具有人的行为特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太阳升起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命活力的颂扬,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日:太阳,象征光明和生命力。
- 天回:天空的转动,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循环。
- 皦皦:明亮的太阳,象征美丽和神圣。
- 旸谷: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生命的起点和希望。
- 扶桑: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生命的顶点和辉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白日随天回”中的“白日”指的是什么?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D. 云彩
- 诗中“皦皦圆如规”中的“皦皦”形容的是什么?
A. 太阳的形状 B. 太阳的明亮 C. 太阳的颜色 D. 太阳的位置
- 诗中“踊跃旸谷中”中的“旸谷”是哪里?
A. 太阳升起的地方 B. 太阳落下的地方 C. 太阳经过的地方 D. 太阳停留的地方
- 诗中“上登扶桑枝”中的“扶桑”是什么?
A. 一种树 B. 一座山 C. 一个地方 D. 一个神话中的神树
答案:1. B 2. B 3. A 4.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望庐山瀑布》:描绘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张载的诗有相似的自然美赞叹。
- 王维《山居秋暝》: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色,与张载的诗有相似的意境。
诗词对比:
- 张载《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但张载的诗更注重对太阳升起景象的细腻描绘,而李白的诗则更注重对瀑布的动态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魏晋诗选》:收录了张载及其他魏晋时期诗人的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诗歌风格。
- 《山海经》:古代神话典籍,可以了解诗中涉及的旸谷和扶桑的神话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