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7:38
送皇甫侍御曾还丹阳别业
作者: 皎然 〔唐代〕
云阳别夜忆春耕,
花发菱湖问去程。
积水悠扬何处梦,
乱山稠叠此时情。
将离有月教弦断,
赠远无兰觉意轻。
朝右要君持汉典,
明年北墅可须营。
在云阳的别夜,我想起春天的耕作,
湖边的花开了,我问你去哪里。
在这积水中,悠扬的水声让我梦回何处,
重重叠叠的群山,正是我此时的情感。
将要离别时,有月光教我断了琴弦,
赠送远行的你,虽无兰花却觉意轻。
早晨要你持有汉代的典籍,
明年在北方的别墅里你可要准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字子明,号鹤汀,生于晚唐,善于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其作品多表现对友人的思念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皎然与好友皇甫侍御分别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诗中通过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融合,展现了离别的惆怅与对未来的憧憬。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开头两句以“云阳别夜”和“春耕”引入,表现离别的时空背景,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花发菱湖问去程”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体现出对友人出行的关心。
“积水悠扬何处梦,乱山稠叠此时情”两句中,诗人运用“积水”和“乱山”的意象,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积水的声音仿佛传递着梦境的悠远,而重重叠叠的山峦则象征着情感的沉重与纠结。
后半部分,“将离有月教弦断,赠远无兰觉意轻”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月光的照耀下,琴弦的断裂象征着离别的无奈与痛苦,而兰花的缺失则暗示着情感的轻薄。最后两句“朝右要君持汉典,明年北墅可须营”则展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期盼友人在北方的生活中能够继续传承文化与友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与自然景色的结合,展现了离别的惆怅与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体现了唐诗特有的优雅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惆怅,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重聚的期盼,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隋代
诗中的“积水悠扬”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A) 湖水的声音
B) 雨水的滋润
C) 山间的溪流
D) 风吹的沙丘
“赠远无兰觉意轻”中的“兰”象征什么?
A) 高洁的友情
B) 美丽的风景
C) 甜美的回忆
D) 远方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