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时人相传是宝月道人后身也)》

时间: 2025-05-04 10:33:40

诗句

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

清朝扫石行道归,林下眠禅看松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3:40

原文展示

越山千万云门绝,
西僧貌古还名月。
清朝扫石行道归,
林下眠禅看松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云门寺的美丽景色:
千山万水阻隔,云门的景色显得格外独特;
西方的僧人,容貌古朴,仍然被称为“名月”。
清晨,我在扫石之后沿着小路回家,
在树林下宁静地打坐,欣赏松树与雪的景致。

注释

  • 云门:指云门寺,位于中国,是一个著名的佛教寺庙。
  • 西僧:指来自西方的僧人,可能是指佛教的传播。
  • 清朝:指清晨,清新宁静的时光。
  • 扫石:扫除石头,隐喻修身养性或清扫心灵的杂念。
  • 眠禅:指在禅静中入睡,象征心境的安宁。

典故解析

“云门”与“名月”都是与佛教文化相关的意象,代表着超然的境界和智慧。诗中提到的“西僧”可能是指传播佛教的僧侣,体现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尤其以禅宗文化为背景。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佛教文化盛行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云门寺的敬仰与对禅宗思想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云门寺的自然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首句通过“越山千万”展现了云门寺的遥远与孤立,给人以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西僧”,不仅描绘出僧人的古朴形象,也暗示了佛教思想的传播。第三句“清朝扫石行道归”,体现了日常生活中的清净与自得,扫石的动作象征着清理心灵的尘埃。而最后一句“林下眠禅看松雪”,将读者带入一个恬静的禅境,松与雪的结合,象征了坚韧与纯洁,传达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体现了禅宗的精神核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越山千万云门绝:此句描绘了云门寺的独特地理位置,似乎与世隔绝,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2. 西僧貌古还名月:西方的僧人古老的外貌,让人联想到智慧的象征。
  3. 清朝扫石行道归:清晨的宁静中,扫石的动作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简单与纯粹。
  4. 林下眠禅看松雪:在树林下静坐,享受自然的宁静,表达了对禅的领悟与感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扫石行道”和“眠禅看松雪”,形成了对仗的美感。
  • 比喻:松雪的意象传达出一种静谧与超脱的境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禅宗思想的追求,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在繁忙生活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门:象征超脱与宁静。
  • 西僧:象征智慧与教化。
  • 松雪:象征坚韧与纯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朝”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 A. 晚上
    • B. 清晨
    • C. 中午
  2. “林下眠禅”中的“眠禅”意指什么?

    • A. 睡觉
    • B. 打坐
    • C. 行走
  3. 诗中提到的“西僧”有什么特征?

    • A. 年轻
    • B. 古朴
    • C. 富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孤寂与思乡之情,但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
  • 《月夜忆舍弟》:通过月亮的意象传达对亲情的思念,展现了人际关系的深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过招贤渡档四首 赠相士襄衣道人杜需二首 秋雨叹十解 其八 谢苏州史君张子仪尚书赠衣服送酒钱 荔枝堂夕眺三首 送刘童子 过石塘 含笑 二月一日郡圃寻春二首 送徐吉水解组造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虐世 无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捕风捉影 密电码 强颜为笑 巛字旁的字 贪墨成风 富结尾的成语 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银瓶素绠 附会穿凿 无精嗒彩 鬼字旁的字 圜门 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汩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