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2:41:51
废逐人所弃,遂为鬼神欺。
才难不其然,卒与大患期。
凌人古受氏,吴世夸雄姿。
寂寞富春水,英气方在斯。
六学成一贯,精义穷发挥。
著书逾十年,幽赜靡不推。
天庭掞高文,万字若波驰。
记室征两府,宏谋耀其奇。
车酋轩下东越,列郡苏疲羸。
宛宛凌江羽,来栖翰林枝。
孝文留弓剑,中外方危疑。
抗声促遗诏,定命由陈辞。
徒隶肃曹官,征赋参有司。
出守乌江浒,左迁湟水湄。
高堂倾故国,葬祭限囚羁。
仲叔继幽沦,狂叫唯童儿。
一门即无主,焉用徒生为!
举声但呼天,孰知神者谁?
泣尽目无见,肾伤足不持。
溘死委炎荒,臧获守灵帷。
平生负国谴,骇骨非敢私。
盖棺未塞责,孤旐凝寒颸。
念昔始相遇,腑肠为君知。
进身齐选择,失路同瑕疵。
本期济仁义,合为众所嗤。
灭身竟不试,世义安可支!
恬死百忧尽,苟生万虑滋。
顾余九逝魂,与子各何之?
我歌诚自恸,非独为君悲!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2:41:51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作者:柳宗元
废逐人所弃,遂为鬼神欺。
才难不其然,卒与大患期。
凌人古受氏,吴世夸雄姿。
寂寞富春水,英气方在斯。
六学成一贯,精义穷发挥。
著书逾十年,幽赜靡不推。
天庭掞高文,万字若波驰。
记室征两府,宏谋耀其奇。
车酋轩下东越,列郡苏疲羸。
宛宛凌江羽,来栖翰林枝。
孝文留弓剑,中外方危疑。
抗声促遗诏,定命由陈辞。
徒隶肃曹官,征赋参有司。
出守乌江浒,左迁湟水湄。
高堂倾故国,葬祭限囚羁。
仲叔继幽沦,狂叫唯童儿。
一门即无主,焉用徒生为!
举声但呼天,孰知神者谁?
泣尽目无见,肾伤足不持。
溘死委炎荒,臧获守灵帷。
平生负国谴,骇骨非敢私。
盖棺未塞责,孤旐凝寒颸。
念昔始相遇,腑肠为君知。
进身齐选择,失路同瑕疵。
本期济仁义,合为众所嗤。
灭身竟不试,世义安可支!
恬死百忧尽,苟生万虑滋。
顾余九逝魂,与子各何之?
我歌诚自恸,非独为君悲!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连州凌员外司马的深切哀悼。诗中提到,司马被世人所抛弃,最终遭受了鬼神的欺凌。他的才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最终与大祸降临的命运相遇。尽管司马的家族有着辉煌的历史,但他却在富春水边感到孤独。作者感慨,经过多年学习和写作,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命运多舛。他曾经在高官的职位上,有着宏大的计划和抱负,但因政治的原因,被流放到偏远之地。作者对国家的衰败感到痛心,感慨自己无能为力。尽管他内心充满了悲痛,却无处倾诉,只能呼天而泣,表达对故人的怀念。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他以散文和诗歌著称,尤其在古文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人性深刻的思考。
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被贬连州期间。因政局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变迁,他对友人的离去感到无比痛心,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是一首深具悲情的悼亡诗,诗中通过对凌员外的回忆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展现了作者的深厚情感和对国家、友情的思考。诗的开头便用“废逐人所弃”点出凌员外的悲惨命运,紧接着是对其才华的叹息,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多处提到历史典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意象上,富春水、翰林枝等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交织,渲染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气氛。作者在诗中不仅仅是在为朋友哀悼,更是在质问命运的不公与人生的无常,展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这使得整首诗不仅是对个体的哀悼,更是对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普遍意义。
诗歌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思考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诗中提到“废逐人所弃”,指的是谁?
诗中“宛宛凌江羽”意象所表达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高堂倾故国”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