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19:56
拘情病幽郁,旷志寄高爽。
愿言怀名缁,东峰旦夕仰。
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
道同有爱弟,披拂恣心赏。
松谿窈窕入,石栈夤缘上。
萝葛绵层甍,莓苔侵标榜。
密林互对耸,绝壁俨双敞。
堑峭出蒙笼,墟险临滉漾。
稍疑地脉断,悠若天梯往。
结构罩群崖,回环驱万象。
小劫不逾瞬,大千若在掌。
体空得化元,观有遗细想。
喧烦困蠛蠓,跼蹐疲魍魉。
寸进谅何营,寻直非所枉。
探奇极遥瞩,穷妙閟清响。
理会方在今,神开庶殊曩。
兹游苟不嗣,浩气竟谁养。
道异诚所希,名宾匪余仗。
超摅藉外奖,俯默有内朗。
鉴尔揖古风,终焉乃吾党。
潜躯委缰锁,高步谢尘坱.蓄志徒为劳,追踪将焉仿。
淹留值颓暮,眷恋睇遐壤。
映日雁联轩,翻云波泱漭。
殊风纷已萃,乡路悠且广。
羁木畏漂浮,离旌倦摇荡。
昔人叹违志,出处今已两。
何用期所归,浮图有遗像。
幽蹊不盈尺,虚室有函丈。
微言信可传,申旦稽吾颡。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19:56
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
作者: 柳宗元 〔唐代〕
拘情病幽郁,旷志寄高爽。
愿言怀名缁,东峰旦夕仰。
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
道同有爱弟,披拂恣心赏。
松谿窈窕入,石栈夤缘上。
萝葛绵层甍,莓苔侵标榜。
密林互对耸,绝壁俨双敞。
堑峭出蒙笼,墟险临滉漾。
稍疑地脉断,悠若天梯往。
结构罩群崖,回环驱万象。
小劫不逾瞬,大千若在掌。
体空得化元,观有遗细想。
喧烦困蠛蠓,跼蹐疲魍魉。
寸进谅何营,寻直非所枉。
探奇极遥瞩,穷妙閟清响。
理会方在今,神开庶殊曩。
兹游苟不嗣,浩气竟谁养。
道异诚所希,名宾匪余仗。
超摅藉外奖,俯默有内朗。
鉴尔揖古风,终焉乃吾党。
潜躯委缰锁,高步谢尘坱。
蓄志徒为劳,追踪将焉仿。
淹留值颓暮,眷恋睇遐壤。
映日雁联轩,翻云波漭漭。
殊风纷已萃,乡路悠且广。
羁木畏漂浮,离旌倦摇荡。
昔人叹违志,出处今已两。
何用期所归,浮图有遗像。
幽蹊不盈尺,虚室有函丈。
微言信可传,申旦稽吾颡。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幽静的环境中,内心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相融。作者在情感上感到压抑,想要寄托高远的志向。希望能够抱有名士之志,仰望东峰,感受云雨后的清新,欣赏草木的茂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游赏,沉浸在松林溪水的美景中。沿着石阶而上,看到层叠的藤蔓与苔藓,密林高耸,绝壁巍峨。虽然有些担忧大地的脉络似乎断裂,但高耸如天梯的景象令人神往。诗人感受到了无限的宇宙与自然的交融,虽然小的烦恼如浮萍般短暂,但宏大的宇宙却在掌握之中。通过对空灵的体悟与细微的观察,心灵得到了升华与洗礼。诗中也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排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的自我。最终,作者反思昔日的理想与当下的现实,感慨人生的流转与无常。
柳宗元,字子厚,号宗元,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初为官员,后因政治原因被贬至永州。他的诗歌与散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邃著称,尤其擅长山水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创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他身处幽静的山水之间,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交织在一起,促使他在诗中倾诉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情怀的诗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柳宗元在诗中以“拘情病幽郁”开篇,便道出了他内心的挣扎与压抑,随后转向对自然的赞美与向往,表达了他渴望摆脱世俗束缚、追求高远理想的强烈愿望。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松谿”、“石栈”、“萝葛”等,构建出一个生动而富有层次的自然景观。这些意象不仅是对自然的描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追求与理想。诗人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投射出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期望,使整首诗既具视觉美感,又富有哲理深度。
在技法上,柳宗元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比如“映日雁联轩,翻云波漭漭”,通过形象的比喻,将自然景观与情感交织,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整首诗的主题显然在于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最终,诗人通过对过往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传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对理想的坚定追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与对理想的坚定追求。
柳宗元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松谿”和“石栈”主要象征什么?
诗歌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