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6:0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01:10
原文展示:
古寺春馀日半斜,
竹风萧爽胜人家。
花时不到有花院,
意在寻僧不在花。
白话文翻译:
在古老的寺庙,春天的余韵中,阳光斜照,
竹林中微风吹拂,比人家更显清爽。
花开的时节尚未到,但花院里却有花,
我来此寻访僧人,却发现他不在花中。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字微之,晚唐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以诗文兼擅著称。他的诗风清新,主题多样,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元稹晚年的某个春日,他在古寺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反映出他对宁静和内心追求的向往。诗中隐含的对僧人的寻找,或许是对精神寄托的一种渴望。
诗歌鉴赏:
《古寺》是一首描绘自然与心境的诗,诗人通过对古寺春日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思考。第一句“古寺春馀日半斜”设定了场景,描绘出春天的余韵和斜阳的温暖,给人以静谧的感觉。接下来的“竹风萧爽胜人家”,将竹林的清爽与人家的热闹形成对比,表现出一种自然的优雅和超然。第三句“花时不到有花院”,虽说花未盛开,但花院仍有花,暗示着生命的希望和宁静的美。最后一句“意在寻僧不在花”,则是诗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寻求内心宁静的渴望,虽未如愿,却更添思考的深度。
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古老寺庙的春日景象,还通过细腻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内心的思考。诗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令人深思,也反映了元稹作为诗人的深厚修养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古寺的春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他对人生及精神寄托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场景主要是哪个季节?
诗人来古寺的主要目的是?
诗中“竹风萧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