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新秋同卢侍御薛员外白蘋洲月夜》

时间: 2025-05-07 09:46:56

诗句

隔暑蘋洲近,迎凉欲泛舟。

荣从宪府至,喜会夕郎游。

气夺沧浪色,风欺汗漫流。

谁言三伏夜,独此月前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6:56

原文展示:

隔暑蘋洲近,迎凉欲泛舟。
荣从宪府至,喜会夕郎游。
气夺沧浪色,风欺汗漫流。
谁言三伏夜,独此月前秋。

白话文翻译:

在炎热的夏天,白蘋洲就在眼前,迎接着凉爽的秋风,我想要划船出游。荣从宪府而来,真高兴能在傍晚与朋友相聚。清风吹拂,水面似乎夺去了大海的颜色,轻柔的风令我满身的汗水都变得轻松。谁说这是三伏的暑夜,只有今晚的月光让我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注释:

字词注释:

  • 隔暑:指在炎热的夏季中。
  • 蘋洲:指水边长有浮萍的洲,象征着水乡。
  • 宪府:指官府,荣是指诗中的朋友。
  • 沧浪:指大海,象征广阔的水面。
  • 三伏夜:指夏天最热的时期。

典故解析:

  • 白蘋洲:寓意清新和宁静,符合秋天的氛围。
  • 三伏:在中国传统中,三伏是最热的时节,诗中用以对比,突出凉爽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字景云,唐代诗人,以诗作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俗,追求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初秋,诗人与友人相聚于水边,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秋交替时节的自然景色,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清凉秋意的渴望。诗的开头便以“隔暑蘋洲近”引入,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强调了诗人对水乡的亲近感。接着,诗人通过“迎凉欲泛舟”表达了他想要在水上游玩、享受凉爽的心情。诗中的“荣从宪府至”不仅描述了朋友的到来,更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描写自然时,诗人使用了“气夺沧浪色,风欺汗漫流”的手法,生动体现了秋风的清新与水面的波光潋滟。最后一句“谁言三伏夜,独此月前秋”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借此反转了对季节的传统认识,强调了秋的到来和内心的感受。在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际交往的结合,表现出一种恬淡而清新的情感,令人心驰神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隔暑蘋洲近:描绘了诗人身处炎热之中,白蘋洲就在眼前,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2. 迎凉欲泛舟:诗人渴望在水面上划船,享受凉爽的秋风。
  3. 荣从宪府至:朋友荣从官府而来,暗示亲密的友谊。
  4. 喜会夕郎游:在傍晚时分,与朋友相聚游玩,令人愉悦。
  5. 气夺沧浪色:清新的空气夺去了大海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
  6. 风欺汗漫流:微风轻拂,令人感到轻松自在,汗水也不再令人烦恼。
  7. 谁言三伏夜:质疑三伏的说法,显示出诗人的独特体验。
  8. 独此月前秋:强调此时的月光下已然感受到秋天的到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结合。
  • 对仗:如“迎凉欲泛舟”与“喜会夕郎游”,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期盼与对友谊的珍惜,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蘋洲:象征清新、宁静的水乡。
  • 月光: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带来凉爽与思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宪府”指什么?

    • A. 学校
    • B. 官府
    • C. 商会
  2. 诗人对哪种季节的到来表示期待?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3. 诗中提到的“白蘋洲”象征什么?

    • A. 闹市
    • B. 清新宁静的水乡
    • C. 荒凉的沙漠

答案:

  1. B. 官府
  2. C. 秋天
  3. B. 清新宁静的水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皎然的这首诗更多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而王维则更倾向于深沉的孤独感与思考。两者都体现了秋天的美,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中秋越台看月 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 请告出春明门 横吹曲辞。骢马(一曰骢马驱) 洞庭乾二首 其二 送陶少府赴选 送于少监自广州还紫逻 石潴 桃源 春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宜室宜家 風字旁的字 酒緑灯红 爱憎无常 走字旁的字 谗佞 包含汉的词语有哪些 舌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三英 话中带刺 崄纵 平衍 奖拔公心 弓字旁的字 包含突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屎的词语有哪些 路见不平,拔剑相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