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0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2:56
同颜使君清明日游,因送萧主簿
作者:皎然 〔唐代〕
谁知赏嘉节,别意忽相和。
暮色汀洲遍,春情杨柳多。
高城恋旌旆,极浦宿风波。
惆怅支山月,今宵不再过。
这首诗表达的是在清明节期间,作者与友人一同游玩的情景。谁能知道欣赏这个美好的节日,离别的情意却在不知不觉中交织在一起。傍晚的暮色笼罩着滩涂,春天的情怀在杨柳间繁盛。高高的城楼上飘扬着旌旗,远处的水边波澜起伏。此刻的惆怅与无奈,仿佛明月挂在山间,而今夜的相聚将不再重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常与友人交游,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明节,正值春季,诗人因送别朋友而作,表达了对别离的感慨及对春日美景的留恋,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节日的重视与情感的细腻。
这首《同颜使君清明日游,因送萧主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惆怅。诗中“谁知赏嘉节,别意忽相和”,开篇即以感慨引入,表达了对清明节的喜悦与离别情绪的冲突。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描绘了傍晚的景色,暮色笼罩着汀洲,春情在杨柳间荡漾,营造出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
“高城恋旌旆,极浦宿风波”两句,展示了诗人在高城上遥望旌旗和江水的情景,既有对壮丽景色的欣赏,也流露出一种依依惜别的情感。最后一句“惆怅支山月,今宵不再过”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明月照耀下的惆怅与无奈,暗示了离别的不可逆转,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既是对时节的赞美,也是对友谊和离别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细腻的情感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清明节为主题,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与对离别的惆怅,反映出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暮色汀洲遍,春情杨柳多”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色?
A. 秋天的景色
B. 春天的景色
C. 夏天的景色
诗人对离别的情感如何表达?
A. 轻松愉快
B. 惆怅与无奈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