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5:04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
客从阳州来,遗我扬州花。
筠笼贮枯櫱,明年擅春华。
有位客人从阳州而来,送给我扬州的花。
用竹笼装着枯萎的梅花,明年春天它将盛开得特别美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扬州花”在古代被认为是名花,象征着美丽与繁华。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高洁、坚韧的品格,与诗人内心的情操相契合。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梦得,号荆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时代背景为南宋,社会相对安定,文化繁荣,诗人借助园中草木的变化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表达了诗人与客人之间的情谊和对生命的期待。首先,“客从阳州来”一句便透露出一种温暖的交流,阳州与扬州的对比,暗示着两地的文化差异与联系。客人送花的举动,象征着情谊的传递,带来的是美好的祝愿与生活的希望。
接下来的“筠笼贮枯櫱”,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关心与珍惜。枯萎的梅花虽已失去往日的风采,但在诗人的耐心呵护下,明年春天将会重新绽放,象征着希望与重生。这种对草木变化的深刻理解,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在岁月流逝中对美好事物的期待。
整体上,该诗在平淡中蕴含深意,既有对朋友的感激,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希望,展示了诗人乐观向上的态度,同时也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阳州”与“扬州”分别指代哪个地方?
A. 南方的城市
B. 北方的城市
C. 古代的地名
D. 现代的城市
诗中“筠笼贮枯櫱”意指什么?
A. 竹子编制的笼子装着美丽的花
B. 竹子编制的笼子装着枯萎的梅花
C. 竹子编制的笼子装着水
D. 竹子编制的笼子装着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