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3:10
湖光明可鉴,山色净如沐。
閒心惬旧观,愁眼快奇瞩。
依然北窗下,凝尘满书簏。
访我乌皮几,拂我青毡褥。
荒哉赋远游,幸甚遂初服。
老红饯馀春,众绿自幽馥。
好风吹晚晴,斜照入疏竹。
兀坐胎息匀,不觉清梦熟。
湖水清澈如镜,山色如沐浴般干净。
闲适的心情让我感到愉悦,愁苦的眼神却让我对奇异之景充满好奇。
我依旧坐在北窗下,书桌上积满了灰尘。
朋友来访,坐在我的黑色皮椅上,轻轻拂动我的青色毡子。
远游的赋诗太过荒唐,幸好我仍能回归本心。
春天的老红梅酒,众多的绿色植物散发着幽雅的香气。
微风拂过,晚晴的阳光斜照入稀疏的竹林。
我静坐着,呼吸均匀,不知不觉进入了清新的梦境。
范成大(1126-1193),字汝霖,号石湖,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文学家。他以山水诗和田园诗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语言清新自然,风格独特。
此诗创作于范成大晚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在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他渴望通过诗歌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 其三》展现了范成大的闲适生活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美丽景象,作者以清澈的湖水和洁净的山色引入,展现出一幅如画的自然图景,令人心旷神怡。闲适的心情与对旧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交织在一起,愁眼却又对奇异之景的好奇反映了人内心的矛盾。
“依然北窗下,凝尘满书簏”一句,传达了岁月的流逝与静谧的书房环境,使人感受到作者在繁忙生活中寻找宁静的努力。而“荒哉赋远游,幸甚遂初服”则表达了对远游赋诗的荒唐感慨,反映了他对归隐生活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内心的对话,最后以“兀坐胎息匀,不觉清梦熟”结束,营造出一种梦幻和宁静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是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也是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操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表达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追求。
诗中“湖光明可鉴”指的是什么?
A. 湖水清澈
B. 湖水浑浊
C. 湖面波动
诗人写“荒哉赋远游”是为了表达?
A. 远游的快乐
B. 远游的荒唐
C. 远游的美好
最后两句“兀坐胎息匀,不觉清梦熟”表达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A. 精疲力竭
B. 心情宁静
C. 不安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