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2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27:57
齐天乐 其二 又次君衡韵
作者:周密
敧枕听西风。蛩阶月正中。
弄秋声金井孤桐。
闲省十年吴下路,船几度系江枫。
辇路又迎逢。秋如归兴浓。
叹淹留还见新冬。
湖外霜林秋似锦,一片片认题红。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躺在枕头上倾听西风吹来的声音,听见了蟋蟀在阶梯上鸣叫,月光正好照在正中。透过秋夜的声音,孤零零的桐树在金色的井边摇曳。诗人回忆起十年前在吴地的旅程,几次在江边的枫树旁停船。如今再次走在这条辇路上,秋天的气息愈加浓烈,仿佛在归乡时的感慨。叹息着在这个季节依旧能见到新冬的景象。湖外的霜林如同锦缎般绚丽,一片片红叶如同题字一般清晰。
作者介绍:周密(1232年-1298年),字士行,号梅溪,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和音乐家。他的诗词以细腻见长,常常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反映出其内心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齐天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静谧和美丽,诗人在夜晚静卧之际,借助西风和蟋蟀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诗句中的“敧枕听西风”,表达出一种闲适的心境,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接下来的“弄秋声金井孤桐”,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闲省十年吴下路”则将时间的维度扩展,十年的时光令他感慨万千,但“船几度系江枫”又提到对过往的怀念。再次走上“辇路”,秋天的气息让他倍感浓烈,如同归家的兴致。最后一句“湖外霜林秋似锦”,将秋的美丽与人生的沉思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旅途的深刻反思,情感丰富而细腻,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声音来引入诗的意境?
A. 鸟鸣
B. 西风和蟋蟀
C. 雨声
D. 人声
“秋如归兴浓”一句中,“归兴”指的是什么?
A. 归乡的愉悦
B. 归家的思念
C. 秋的冷漠
D. 冬的到来
诗中提到的“湖外霜林”象征着什么?
A. 冬天的来临
B. 秋天的美丽
C. 人生的无常
D. 过往的回忆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