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六言吾首赠李相士景春》

时间: 2025-05-04 03:02:48

诗句

少年勿议宿士,阿瞒自是相师。

蒙叟馘黄项槁,桓郎眼小声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02:48

原文展示:

少年勿议宿士,阿瞒自是相师。
蒙叟馘黄项槁,桓郎眼小声雌。

白话文翻译:

年轻人不要讨论老资格的士人,阿瞒(曹操)本就是他们的老师。
蒙叟(蒙恬)斩了那些黄头的敌人,桓郎(桓温)眼睛小,声音却柔媚如雌性。

注释:

  • 少年勿议宿士:年轻人不必议论老资格的士人。宿士指的是年长的士人。
  • 阿瞒自是相师:阿瞒(曹操)的确是年轻人的导师。
  • 蒙叟:指的是历史上的蒙恬,是著名的将领。
  • :斩首。
  • 黄项槁:指代敌人,可能是某一特定部落或民族。
  • 桓郎:桓温,东晋时期的权臣。
  • 眼小声雌:形容桓温的眼睛小,声音柔媚。

典故解析:

  1. 阿瞒(曹操):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以智谋著称。诗中指他在年轻时就有卓越的才华。
  2. 蒙恬:秦朝著名的将领,以勇猛著称,代表着出色的军事才能。
  3. 桓温:东晋时期的权臣,政治手腕高超,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静斋,宋代诗人,以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常体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刘克庄看到年轻人对老前辈的议论后写成,旨在强调年轻人要向前辈学习而非随意批评。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对比的方式呈现出年轻人与老资格士人的关系,反映出作者对年轻人的期望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首句“少年勿议宿士”直接劝诫年轻人要尊重前辈的智慧与经验,而非轻易妄议。接着“阿瞒自是相师”则强调了曹操的才华与教化作用,提示年轻人应该学习他的优点。后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现出将领的勇猛与士人的智慧,强调了不同类型的人物在历史中的重要性。这种写法不仅使诗歌内容丰富多彩,也让人反思年轻人应如何面对历史与先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少年勿议宿士”表明对年轻人的警示,强调学习的态度。
    • 第二联“阿瞒自是相师”将曹操视为年轻人的榜样,突出了他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 第三联“蒙叟馘黄项槁”则描绘了军事的勇猛,象征着力量与成就。
    • 最后一联“桓郎眼小声雌”则描绘了桓温的特征,表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才华。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少年”与“宿士”,表现出年轻与年老的对立。
    • 比喻:“眼小声雌”以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桓温的性格特征。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年轻人应尊重前辈、学习他们的智慧和经验,同时也表现出历史人物的多样性。

意象分析:

  • 少年:象征着希望与未来。
  • 宿士:象征着智慧与经验。
  • 阿瞒:象征着才华与领导能力。
  • 蒙叟与桓郎:代表着军事与政治的双重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阿瞒”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曹操
    B. 刘备
    C. 孙权
    D. 诸葛亮

  2. “少年勿议宿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年轻人的鼓励
    B. 对年轻人的批评
    C. 对宿士的赞美
    D. 对历史的沉思

答案

  1. A. 曹操
  2. B. 对年轻人的批评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杜甫的《望岳》,同样探讨了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 诗词对比:李白的《将进酒》展现了对人生的豪情与对前辈的尊重,可以作为对比,体现不同的历史观与价值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论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陈侯竹亭 游淮云寺 题朱庆馀闲居四首 其一 送陈衡 送范启东 送沈翔 禁烟作 送客之杭 邵公母 送徐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河不出图 影只形孤 陵聚 惺惺相惜 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单人旁的字 扳辕卧辙 貝字旁的字 惊才绝绝 飞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创业垂统 包含促的成语 衣丰食饱 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胸中有数 济苦怜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