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邵公母》

时间: 2025-05-04 10:59:40

诗句

搔首惊闻楚些歌,拂衣归去泪悬河。

劬劳常想三春恨,

思养其如寸草何。

浙水梦怀千里远,苏台愁望白云多。

伤心独有黄堂客,几度临风咏蓼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9:40

原文展示:

搔首惊闻楚些歌,拂衣归去泪悬河。
劬劳常想三春恨,思养其如寸草何。
浙水梦怀千里远,苏台愁望白云多。
伤心独有黄堂客,几度临风咏蓼莪。

白话文翻译:

我抚摸着头发,惊讶地听到楚地的歌声,
轻轻拂去衣袖,泪水如河流般倾泻而下。
常常思念那三春的遗憾,
如何能像一寸草一样去滋养呢?
浙水的梦中怀念着遥远的千里,
在苏台上愁苦地望着白云飘荡。
伤心的只有那黄堂中的客人,
几度在风中吟唱着蓼莪的诗句。

注释:

  • 搔首:抚摸头发,表示心情焦急或困惑。
  • 楚些歌:指楚地的歌声,可能引发思乡之情。
  • 泪悬河:泪水如河流一般倾泻,形容悲伤。
  • 三春恨:指春天的遗憾,可能与离别或失去有关。
  • 寸草:比喻微小的事物,形容对养育之恩的渴望与感激。
  • 浙水:指浙江的水,象征故乡或思乡之情。
  • 苏台:指苏州台地,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黄堂客:指在黄堂中的客人,可能是作者自指或某个特定的人物。
  • 蓼莪:指一种植物,常用来表达对故乡或亲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牟融,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其抒情诗闻名。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对自然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诗人可能面临离别、思乡等情感,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忧伤与对故乡的眷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情感上极为细腻,诗人通过描绘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的开篇以“搔首惊闻楚些歌”引入,表现了诗人因楚地歌声而触动的情绪。随之而来的“泪悬河”将这种情感进一步深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无奈。

接下来的“劬劳常想三春恨,思养其如寸草何”,则是一种对过往的追忆与对亲情的惦念,表现了诗人对养育恩情的感激与无奈。整首诗通过描绘水乡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的怀念。

最后两句“伤心独有黄堂客,几度临风咏蓼莪”,则带有一抹孤独和哀伤,表达了诗人在感伤中吟诵的情景,强化了主题的情感基调。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思乡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搔首惊闻楚些歌:诗人因听到楚地的歌声而感到惊讶,暗示着对故乡的回忆。
  • 拂衣归去泪悬河:轻轻拂去衣袖,泪水如河流般倾泻,表露出内心的悲痛。
  • 劬劳常想三春恨:常常想起过去的遗憾,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
  • 思养其如寸草何:想要用微小的草木来滋养情感,反映对亲情的渴望。
  • 浙水梦怀千里远:梦中思念遥远的故乡,融入水乡的意象。
  • 苏台愁望白云多:在苏州台上眺望白云,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伤心独有黄堂客:伤心的只有在黄堂中的人,暗示孤独。
  • 几度临风咏蓼莪:几次在风中吟唱蓼莪,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与情感的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水比作河流,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诗中多用自然景象,如水、云,表现诗人内心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亲情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体现了唐代诗人的情感深邃与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楚歌:象征乡愁与思乡之情。
  • 泪河:表现悲伤的情感。
  • 寸草:象征对亲情的渴望与感激。
  • 白云:象征远方的思念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搔首惊闻楚些歌”中“楚些歌”主要象征什么? A. 乡愁
    B. 战争
    C. 喜悦
    D. 自由

  2. 诗中“泪悬河”的意思是: A. 眼泪如河流般倾泻
    B. 眼泪如山涧流淌
    C. 眼泪干涸
    D. 眼泪如雨滴落

  3. “思养其如寸草何”中“寸草”指什么? A. 亲情的渴望
    B. 故乡的情感
    C. 自然的美好
    D. 失去的爱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展示了思乡的情感,但李白的表达更为直接与豪放,而牟融则更为细腻与沉郁。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有对亲人的思念,但更多地体现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与牟融的个人情感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 送七兄赴歙州 送吴侍御司马赴台州 送韦侍御司议赴东都 和李中丞题故将军林亭 酬崔使君寄麈尾 玉泉寺与润上人望秋山怀张少尹 送李正字之蜀 秋晚途次坊州界寄崔玉员外 酬元十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查无实据 原原本本 起翮 包含选的成语 玉字旁的字 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点水的字 判若鸿沟 鱼字旁的字 突弁 插标 一字师 隶字旁的字 先觉先知 四田 尝在围中 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